在快时代,互联网浪潮推动下的80、90,他们崇尚自我又盲目风,容易焦躁喜欢宣泄。
餐厅绞尽脑汁在等候区玩花样,转移目光,舒缓顾客的等待心情。
但老板们,你们想过吗,他们为什么选择你?
最直观的眼球吸引。
这家餐厅排队人多潜意识肯定了餐厅的味道,选择排队的顾客自然接受了等待,这是理所当然自愿的。
当顾客进门点完单,顾客又是什么心理?
现在的青年可都是“急先锋”,好不容易坐上位置点完单,坐等上菜的急躁可想而知,最好点完单,立马就上菜。
在客流高峰后厨能保证10分钟上菜,30分钟上齐吗?
不能,那就等着“急先锋”们恼怒的叫喊吧。
“服务员!菜怎么还没来!”,
“服务员!把没上的菜都退了!”
“急先锋”们爱宣泄善用互联网,在美团类平台上给个差评,然后再气愤写一段评语,好的也说成坏的,真是得不偿失。
餐饮业为了是跟上消费群体的节奏,在近年模式上一直在更新升级,80、90,追捧:快、潮流、热点、科技。
餐饮老板更需要高效的运营、潮流的装修、科技的设备、热点的营销,来吸引这批青年到你餐厅门口排队消费晒图。
速食快餐的模式是最快的,顾客进店拿上托盘装几样喜欢的菜结算完就吃,因为是自选。
之前不太被关注的自选,为什么从14年开始德庄、海底捞、呷哺呷哺都在尝试这条路?
看见
眼球效应。美女很美男人们条件反射的多看几眼,当然美是前提。自选餐厅,在自选区陈列的菜品摆盘美而新鲜给顾客肯定,这也是餐厅提供的优质服务。
眼球服务它代表着真实给顾客放心,顾客赏心悦目,促进食欲感。海底捞内部统计自选与点单模式相比,相同单品价格,自选客单价能提高15.6%,原因就是眼球效应下更能促进冲动消费。
动手
参与度,体验感。自选是一种自由的方式,顾客自己动手,喜好什么拿什么,有趣味,能掂量出每次菜的份量,避免了点单的选择恐惧和催单的焦虑心理。
顾客在自选区更像是寻宝人和收获者,端着一托盘喜欢的食物,是一种快乐与满足。
效率
使门店效率提高,缩短顾客就餐时间。顾客即拿即食,省去盲目点单,服务员入单下单,后厨出单上菜等过程,每桌节省时间约在17分钟,翻桌率提高1.5倍。
后厨从按订单出品转型到按自选区存量出品,下架菜品立即补货,保证自选区菜品恒量,在客流高峰,后厨效率也能做到平稳应对。
自选灵活性高,库存过剩的菜品可以直接在自选区降价促销,没有的菜品也不会像点单一样,下单后才通知顾客没有了。
服务员
减少服务人数,降低服务环节与服务跑动。一家500平方的门店,自选与点单模式相比,自选的服务用工会减少25%,基础服务环节降低到3个(开台、埋单、清台),基础跑动6次。
免去点单模式的环节,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才能有更多时间做高品质服务,改善门店口碑。
未来
一家餐厅能快速长久发展,那餐厅的产品力必然是具备:可复制性的、去厨师化的、受众广泛的。
可复制性就是餐饮标准化,去厨师化可避免餐厅人才流失对人力资源损害,受众广泛是连锁品牌才具备投资价值。
德庄近年开的几家自选火锅就是很好的例子,利用自选轻简易复制的模式,去主厨化,全采用半成品配送,很迅捷,顾客进店就能坐下涮食火锅,迎合了青年们的习惯,日平均营业额在3.4万以上,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