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心一学】
观王占伟老师《父母做对才不累》
理解孩子的悲伤
王占伟导师在《父母做对才不累》之理解孩子的悲伤中说到:很多家长说,孩子忧患意识太强。养个猫啊、狗啊、金鱼啊,比和我们的关系都好。和我们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好好说。和她们的动物就啥都说,还哭!死个金鱼-哭;死个狗狗-哭。哭半个月都不好。哎!怎么办啊?我们还不如她的狗狗呢!
王老师说到:孩子需要精神寄托。猫也好,狗也好,金鱼也好都是孩子的精神寄托。孩子的真实悲伤通常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因此孩子通过猫、狗、金鱼作为精神寄托和它们沟通,在心里形成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它们都在理解自己。
告诉家长一个真相:未完成的任务和未处理的事件会让孩子变得焦躁、忧虑。因此孩子总哭、总不和家长沟通。因为孩子内在所想做的事情和悲伤的根本原因都没有处理和完成。
【宅心一感】
学习有感:
悲伤为何总不能得到理解
“宅心”认为人通常喜欢喜悦拒绝悲伤。因此遇到别人悲伤,自己首先产生不好的情绪。其次是人都喜欢强者,争强好胜中总处于得利才满足。而悲伤是弱者表现,是受欺负一方的表现。因此悲伤总不能得到别人理解。“宅心”觉得悲伤是人的常态。为何不能理解别人,主要是每个人都既不自知,也不知人。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环境以及自身身体素质和条件以及成长速度都不一样。因此在遇到不同的事件,每个人处理的结果都不同。如果我们都自知,也知人。就应该很容易理解别人了!
【宅心一启】
要想不悲伤,可以不做强者,也不做弱者,要做智者。智者不欺人,也不自欺!
这样才能真正让生活没有后遗症,缓慢而优雅的享受简单自由!
以上文章为原创文章,转自《点点宅心》、《宅心365》
我是作者:宅心 微信公众号:hihit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