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极度成熟
喻建国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被阐述得极其透彻。遇有喜庆,从不欣喜若狂;见有恼事,绝不怒火中烧;遭陷哀痛,从无悲切万分;逢迎快乐,不蹈乐极生悲。做到这几点,可拥中也。遇有喜庆,自是兴高采烈,但不过度;见有恼事,怒从心起,立马抑制;遭陷哀痛,自有悲恸,却不越线;逢迎快乐,面带喜色,但不昏头。能够这样,当携和也。
拥中携和的功夫来自经常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大本达道的拥携绝非个体一朝之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指明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点出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明示自我培冶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培育和冶炼。
现代人们已然清晰地知道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成熟心态与健全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太平和合”境界,也就是现代人们常说的大同世界。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全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自身的完美追求,因此不管人前人后,这种追求始终如一。也就是展现了个体精神上的成熟。
共产主义社会即实现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的极度成熟,人类不同时期的哲学大师都为人类指明了同一个努力方向,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不断做出努力向着这个方向挺进。今天人类还在朝着这个方向跨出大步。人类还认识到,物质的极大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精神的极度成熟还稍稍容易一些。
精神的极度成熟仰赖于人类个体心态的成熟,展现在利他,时时处处有利于他人,并在此同时自己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对于自己面临的一切现实全都能够愉悦地接受;自己总能让自我升腾至崇高和伟岸,并以此指引自己的所有行为;运筹帷幄,善自谋算,迎福祸于泰然;经常将谐趣带给自己的周围,让人们感受谐趣带来的欢乐;对未知具有浓厚的兴趣,拥抱未知,不尽索取;动静交替激抑,节奏清晰,运转自如;平和、渐趋、运谐、共赢。当整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在生活中充满如上的内涵,大同世界才果真光临。自然,从现在的世界来看,那还是一个遥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