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问题讲解
货币兑换的汇率是怎么决定的?
我们先从本源说起。货币是贸易的中介,在国内贸易中使用统一的货币,因此不存在任何货币兑换比率的问题。国际贸易会因为不同国家的货币而出现不同的货币兑换比率。在金属货币时代,货币兑换比率容易分辨,因为金银贵金属货币,秩序考虑重量以及成色对比相等就可以。
汇率问题出现和复杂化只是在纸币时代才复杂起来。因为货币是各国国家发行的信用凭证,由各自的政府负责其承兑。从贸易角度上看,物产丰富的国家,其货币会比较受欢迎,因为储藏这样的货币可以换取这个国家品种和数量众多的商品。很少商品出产的国家,其货币就只能作为贸易结算时的货币,但实际支付时一般的不会有人接受这样国家的货币。如津巴布韦这样国家的货币。美元这样的货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二战后,美元与黄金挂钩,使得大家相信其价值。现在的美国为了提高出产率提振美元信誉,他们解封了过去封存的石油生产能力,使得美国实际商品在量值上有所表现。但美国由于长期的金融暴利,使得美国实际进行物质生产的部门非常少,只有福特、波音、凯特菲勒机械、美孚石油还有军工等少数部门有实际的生产,而农业部门虽是美国的长项,却因为价值低,无法支撑美元。
现在的汇率决定,表面上基本由货币期货市场交易决定,世界上较大的货币期货市场是纽约、伦敦、东京和法兰克福。在这些市场上,除了周末,其他时间都是无缝连接的外汇期货交易。美国的基金公司在外汇市场上把握着话语权,汇率的走向基本由高盛、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等大型基金公司控制。表面上汇率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各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实际上汇率的变动是按照大基金公司的意愿炒作决定的。因为各国的政府和政府基金基本上都是不参与外汇市场的交易操作,而大量交易和操作基本上是英美公司说了算。从这个层面上看,汇率根本就不是由市场需求自由决定,而是认为定向操控。
例如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最初就是美国人万塔欺骗叶利钦说用货币换取别国的商品是无本生意,最多就是以后别人那货币来换商品,这样也可刺激俄罗斯的出口。叶利钦相信了这样的鬼话,凭空给了他几十亿俄罗斯卢布的额度让他售卖按比例换回美元。正好那时是俄罗斯偿付外债高峰期。结果万塔宁愿自己损失,将手中俄罗斯卢布低价接连抛售,导致俄罗斯卢布在外汇市场上一落千丈。而平时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具有大量资金的交易很少,无人接盘的几十亿俄罗斯卢布造成俄罗斯卢布几十倍的贬值,接着导致俄罗斯股市和俄罗斯整个资产市场的价格暴跌,造成金融危机。
在例如,97年,美国索罗斯也是瞄准太过的偿债高峰期,先积累手中的泰铢头寸,进而突然抛售,以吸引泰国政府用外汇储备收购,等待泰国外汇储备缺乏,就宣传泰国经济破产,造成泰国的资产泡沫破裂,不仅如此美国基金还在东南亚进行连环袭击,使得东南亚经济衰退近十年。只有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统及早的意识到是美国人搞鬼,因此上马来西亚的经济最早回复,损失最少。
货币兑换比率的实质就是商品交换的比率,但是由于市场信息和货币发行的泛滥,使得货币兑换比率发生很大的变异。理论上汇率由市场需求决定,但英美大基金操控才是汇率的决定因素。
2014年初,美国借口克里米亚事件,纠集欧盟对俄罗斯发起经济制裁,俄罗斯为防止出现萨达姆和伊朗一样外汇储备被冻结局面出现,紧急抛售500亿美元资产,结果导致美元汇率的急速贬值(差点崩盘)因为平时我i阿辉市场就没有大交易。这样就迫使美国政府一反通过美元贬值来赖账的国家策略,转而通过基金公司操作美元升值。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元一直飙升的缘故。
人民币汇率表面上有14加做市商共同决定,而其定价机制参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国际清算银行)和SDR(特别提款权)三个货币篮子。其中国际清算银行和特别提款权就受到英美的控制,人民币汇率指数则是各种货币的权重,美元被美国操控升值,其变化当然是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以为美元权重大)。而且十四家做市商依据自己的判断给出价格,其中只有四大国有银行,四大股份银行,其他的是荷兰、蒙特利尔银行、花旗、渣打、汇丰、香港汇丰。如果去除最高价和最低价那么四大国有银行。在每次定价中必定会出现被删掉的可能。按照做市商的意愿,判断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上发生的结售汇业务相差巨大。表面上看好像合理的定价机制却隐含操控可能。因为,大多数的结售汇都发生在四大银行,因此现在的定价机制不需做大的变动,只需结合每年结售汇的量来确定定价的权重,那么人民币汇率被操控可能性就会降低。因为数量决定才是整整的市场需求。
所以,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不难,按照结售汇数量来决定出价权重,然后定价,那么人民币汇率波动就不大。其中的猫腻我们不是行内的都可以看清楚,直接的管理者却无视,真的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