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业家眼中只有目标,用成功学的话讲,就是有企图心。所以,企业家要具备很强的应对挫折的能力。有个成语叫百折不挠,企业家就是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不能因为情绪影响自己做事的方式。
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大连万达的王健林位居首富。王健林有句话是,“胆子大、脸皮厚,见了黄河不死心,撞了南墙不回头”。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修炼自己的心性。管理者要具备驾驭自己员工的能力,要具备驾驭市场的能力,要具备驾驭企业的能力,首先就要具备驾驭自身情绪的能力。大家记住,是驾驭自己的情绪,不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有克制、压抑自己的成分,驾驭是掌控和支配,整个过程中你要感到开心。
要达到驾驭而非控制的程度,期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你需要时间的积累。管理学里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要把一个动作、一种行为或者一件事情跟时间结合起来。一个动作持续的时间越长,这个动作越有力量。比如最简单的水滴石穿。
把所做的事情跟时间结合起来,比如养花,养宠物,养小孩,由此我提出一个概念:“养”。这个养字正是管理学追求的东西。比如说招聘员工和培养员工相比,招聘持续的时间很短,培养员工需要的时间很长。招聘不是管理,养是管理。
现在的管理学就是全程加时间。什么叫全程加时间?过去大家打猎,是举起猎枪的一瞬间和猎物相处,现在主张全程相处。比如,见到猎物的时候,如果这个猎物怀孕了,那就等它下崽儿,然后去放牧。传统的管理学是你见到一个苹果就把它抢过来,现在的管理学是在苹果还没有发芽的时候你就要关注它,看它是怎么一步步长大的。也就是说,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学会了用时间去管理动作,管理行为。
很多人说现在人特别难招,如果你这样说就说明你还处在猎手式管理的阶段。现在不是人难招,是招来的人需要培养。招个新员工,你不能要求他上班的第一天就把工作干到100分。所以,你要树立养的思想,耐着性子去培养你的员工,去饲养你的企业。养的过程,就是员工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壮大的过程。
现在这个时代做任何事都要用“养”的方法。比如说孩子生下来一点一点养大。员工想办法招进来,业务不熟悉的你要一点点培养他,让他慢慢成长。客户也需要慢慢建立合作,培养感情。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成长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对社会的看法要成长,我们的人脉圈子也要成长。
无论是什么,要想成长都有个条件,就是必须有成长的土壤,必须要有一个养殖的牧场,要有一个平台,所以说,成长的时代也是需要平台的时代。只有有平台,才能为培养创造机会。你要下种子必须找到土地,你要放牧必须找到牧场,你想交朋友必须找到交朋友的平台。很多管理者想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没有营造起相应的平台。
获取平台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己搭建,第二种是借用平台。酒吧是一个交际的平台,但是现在真正有身份的人是不去酒吧的。去酒吧交友就好比去猎物集中的洞穴里去打猎,猎物都在洞里待着,你是打不着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高端会所、MBA课堂、博士课堂等等。借助这些成长的平台,大家一边学习一边交朋友。
平台有个要点,就是一定要有量,一定要有资源的量。所以早期建平台最好的方式就是免费或者投资,花钱请人来,人气足了,量达到一定程度了,资源的价值就出现了。
我们经常说,人要走出去,走出去就有获得新平台的机会。平台是西方的一个叫法,中国人一般不叫平台,叫“局”,比如饭局、牌局,一个饭局就是一个平台,一个牌局就是一个平台。不过好的平台不是一个饭局,它是多种饭局构成的。
做企业做到最后都是研究资源识别。资源有个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你的资源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说吃亏是福?因为你吃了亏,肯定就会有人占便宜。你叫别人占你的便宜,你的周围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资源成长的环境。也就说,在吃亏的情况下,你的资源是不断成长的。
能忍受委屈,忍受被别人误解,是成大事的最基本的条件。因为吃亏、受委屈都是积累个人人脉的过程。因为你被别人埋怨了,被别人占便宜了,对方的坏处尽了好处就来了。你占了别人便宜,别人心中结了怨,以后别人就会记恨你。大家记住,大怨之后必有大恩,必有大报。
所以,我们要像侍弄花草一样善待我们周围的资源,不断给它浇水,让它不断成长。你要时不时地让别人占你点小便宜,比如要学会准备小礼物,平时要有小笑容,多给别人提供小的帮助。但是一定要记得,一定是小便宜、小礼物,如果别人占了你的大便宜,就等于在扼杀你的资源的成长。
因此,李老师想说,做任何事大家都要有养的思维,要用时间去丰富过程。比如,培养孩子的过程,你要给他注入各种思想,这也是一个塑造孩子的过程。以喂孩子吃东西为例,你不能看到孩子一饿,一着急,你就给他东西吃。聪明的妈妈会拿一个勺子,一勺一勺地从碗里舀出来,吹一吹,嘴里温柔地说着“宝宝别着急”之类的话,然后再喂到孩子嘴里。吹一吹,告诉孩子别着急,这其实就是在喂饭这一件事情上注入时间,注入你的培养目的:培养孩子的耐性。吹的过程能让孩子感觉到你在努力,能让他学会等待。人是在等待中成长的。
比如,敬酒,你不能只说“干杯”,否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敬酒的目的是为了便宜行事,所以借助敬酒一定要说两句话,把该表达、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丰富了敬酒这件事,等于变相地增加了时间。
再比如,每次你看到孩子回来,你说“回来了”,张张口只是一个动作的事,并不能增加你对孩子的了解。你跟孩子打招呼的同时,仔细打量孩子几眼,这就是增加时间。打量之后,根据你掌握的信息,你跟孩子多说几句话,多了解一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这叫增加时间。增加时间的过程,也增进了你对孩子的了解,也增强了你与孩子的感情。大家记住一句话,智慧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要想体现你的智慧,你就要在你重视的事情上多花时间。
所以以后大家在交给员工任务的时候,不能只说你去干什么。你要告诉他现在有个什么事,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希望谁来干,干的标准是什么,干的结果是什么。你把任务说清楚了,你就在管理上增加了时间。你增加了时间,把问题理清了,员工做起来有头绪,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企业员工是在培养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老板一定要假以时日,等待员工成长。
不光是做管理,其实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加点时间进去,多看一点、多想一点、多问一句,结果就不一样。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做管理真的就跟做菜一样,管理者要把时间像加佐料一样,加入你的管理。这就是李老师讲的动作加时间理论。
比如说女士回家见了老公要多看一眼,让目光在他身上多停一会儿。他要问你为什么这么看他。你就说“我喜欢你”。相信接下来的情形肯定很温馨。所以我的结论是,幸福是在时间的作用下产生的。如果他实在不解风情,说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你就告诉他:“我现在之所以每天都笑,就是当时选你的时候脑子没有进水;你要是让我每天都哭,那就说明当时我选你的时候脑子真的进了水,所以现在每天都要流。”
总的来说,动作加时间理论包含四个字:过程和成长。研究人要研究人的成长过程,研究企业要研究企业的成长过程。人有不同的成长阶段,企业也有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需要你采取不同的措施,需要你花费不同的精力和时间。我想说的是,一个企业早期的成长跟一个孩子的早期成长是一样的。企业也需要有一个母亲(主内,做好内部管理),有一个父亲(主外,不断开拓业务领域),慢慢把它当成一个婴儿来对待。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地它就成长了。成长到一定程度,它就发展壮大了。企业家可以按这个思路去经营你的企业。
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专注于企业的全方位改造计划、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股权设计,融资规划、企业全方位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大数据体系构建,电话:1381113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