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中国人把复制与摹仿当成创新!


 运动中的中国人把复制与摹仿当成创新!

------一位朋友说看了我写的全社会都在快速流动而产生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老板朋友,他说看到了我写的全社会都在快速流动的文章;他说从这里才知道原来中国人不是一般的聪明,而是特机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贼精’。他说他开创了不少先例,结果无一例外地被大家复制;最后也害得他到处学习,然后回来再复制;然而可惜的是基本上没有成功。因为你初步成功后不是一技独秀,而是一夜雨后春笋。他说由于是小老板,所以雨后春笋后就赶快退出;这也是这么多年他到处疲于奔命创业的原因,因为没有任何一次有绝对的成功之路。

这位老板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这司门口老商业区,多少年来这里都是商业繁华区;然而当所有靠马路边的房子全部改成门面后,这里也就从繁华中褪色了;正因为如此,我经常散步到这里发现总是不断装修;因为换一个老板就按照新的创新装修。可当没有效益后,这里的门面马上就被转租出去;自然这新来的老板又是装修。可当自己按照自己考察回来的思路复制后,结果这里效益总上不去;这就是我们这个老商业区落幕的原因。可是没有人思考这里到底是什么原因,依然是老板到处考察然后再来这里创业;可这里不断新桃换旧符,但不变的却总是没有效益。而且这样的商业区还不仅仅是这老商业区,因为首义广场那新建立的商业区也是如此;所以我说这司门口与首义广场成为了装修的实验室,因为在这两处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新的装修;这就是我们的老板考察回来的结果。

我听一位老师说中国人的作伪是有光荣传统的,至少在宋代就有许多人动过这心思并付诸实施;而且中国人作伪技巧也是匪夷所思与发扬光大的,所以很多作伪艺术品令后世专家们头痛不已。近日世界经济论坛中国理事会发布了《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报告,说“中国具有巨大的驱动力成为创新型经济体”;主要是推进了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类别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了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课题选择权。所以中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超过2500家。而且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指出:“中国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并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发展创新型企业等十个方面提出了三十项措施”。

然而可惜的是急功近利的中国人主要还是以复制与摹仿为主,所以我们绝大部分的辉煌的科学成果都不是原创的;几乎都是来自西方而且高于西方的复制品。正因为如此,你不得不承认中国大陆的人民的模仿复制能力是世界超强的。因为当年我在武钢就深有体会,那就是管理方法也不愿意原创;如当年的质量效益的定义,我给公司领导说要我们自己从武钢的实际出发而进行无缺陷行为的探索。谁知领导说现在已经学习到了QC活动与方针目标管理,何必总结那些没有影响力的东西;最后武钢的质量效益型竟然就是复制从全世界学习来的管理方法,而且还是形式主义地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当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说为何我写的质量效益型定义与公司的总结不一样;因为我当时要从工序控制入手与市场效益同步控制人的工作行为,从而使全公司的所有人的行为真的与公司效益连接;尤其是要大力拓展钢材深加工产业结构。然而当时的公司领导看中的却是规模效益,所以说我这是杂音;大概是看到我对领导们考察回来的资料有质疑,所以当时的全质办负责人在公司功成名就后强制性将我下调到二级厂矿企业;因为那时的我就提出了复制与摹仿不是创新。

有些人的确为中国社会打抱不平,说我们社会每年出那么多论文;每年的成果全世界第一,但却没有人能得国际大奖;说国际大奖歧视中国人。可当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后,大家开始深思了;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运动中的中国人也在走日本人的老路。因为在全世界的人中,只有日本人是将聪明才智全部用在复制与摹仿上。当然日本人的聪明才智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改进式复制。正因为如此,任何创新到了日本人那里都能改进;这就是日本人的聪明。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创新的日本也能领先全世界;因为改进是他们任何复制的统一途径。然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学习日本人的复制与摹仿,而且从来没有精力去改进;而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推广应用上,这就是中国社会即使是假冒伪劣竟然也有市场的原因。所以我说我们的院士出国也难自谋出路,因为他们的院士也是复制与摹仿的‘官本位’的结果;所以院士生产力的不是知识,而是因为院士的资源;这就是我们社会院士全世界第一的原因。

作为一名质量管理工作者,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没有超强的模仿力,反而还要追求程序与标准的对应性;正因为如此,我佩服我们社会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除了是领导干部外,竟然还是各级技术权威。因为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所以到什么地方公款吃喝玩乐也能带回复制与摹仿的技术;所以他们才能官与技术权威齐头并进,从而成为我们社会令羡慕的院士。不是他们有什么知识,而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强的摹仿力;所以我们佩服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被他们的模仿能力深深震撼了。他们懂得见缝插针,同样懂得煽动群众而蛊惑人心;正因为如此,他们通过复制与摹仿的功力而成为超越历史的著名人物。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社会红火的竟然也是模仿秀。所以我们走进新时代,结果看到的全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复制与模仿的成功;而且还在发扬光大。在这样的前赴后继中,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新人只会把中国社会模仿与复制推向鼎盛;这就是我们今天全民在高速运动中,因为有模仿力而使我们的社会始终屹立在世界的前头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