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讲话中指出,欧美、日韩等国家均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在欧美国家有15%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开展工业旅游。相对于此,我国的工业旅游目前还处于萌发阶段。但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现有262个资源型城市、14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旅游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如何通过工业旅游盘活城市存量资源,优化城市人居环境,重塑城市精神气质,实现城市产业升级?
一、工业城市转型案例借鉴
英国-格拉斯哥:老工业城市变身时尚之都
英国的工业城市格拉斯哥早先发展为一个面向出口市场的重工业综合体,由于严重的失业和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其经济在20世纪60至80年代出现了衰退。但是格拉斯哥积极实施经济结构转型、改善城市服务环境、大力投资交通、旅游、文化等产业,在格拉斯哥市中心及其周边,丰富酒吧、饭店、超市、现代剧院、夜总会和时尚公寓等业态,并由公共投资建设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和会议中心等城市地标,转型成为一座著名的集港口、文化休闲、会议中心、大学教育于一体的旅游城市。
美国-匹兹堡:钢铁之都华丽转身
匹兹堡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是美国钢铁工业的中心,有“世界钢铁之都”之称。上世纪70年代,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匹兹堡因美国钢铁工业不景气而遭遇严重经济危机和失业潮。在接下来的40多年中,匹兹堡改弦更张,走出了变革之路,成为300多家美国和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在产业结构上,从单纯依靠钢铁制造业逐步转变为融合新技术、医疗保健、教育、旅游和金融服务业为一体;在城市建设上,匹兹堡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转型为以医疗、教育、休闲、人文艺术为主,成为全美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被评为全美最适宜居住城市和最受青年人喜爱的城市,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很多遭遇经济金融危机、亟待产业转型的城市和地区的成功典范。
焦作:“黑色印象”向“绿色经济”成功转型
焦作位于我国中原地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素来以“煤城”著称,但是其城市发展也因煤而痛。从1999年底开始,焦作市开始实施“第三次创业”准确地找到了以旅游业作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黑色的“煤城”建设成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闯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产业经济转型之路。短短几年间,“焦作山水”成为一个崭新的国际旅游品牌迅速走红海内外。以2008年为例,焦作市接待游客数量达145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12.7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28倍和125倍,“焦作现象”成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以上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可以说明,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是此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早转型早主动,慢转型就被动,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积极关注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将为此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同时也将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业旅游的城市转型升级作用
在传统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旅游业往往成为地方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调整城市产业经济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抓手,积极利用城市既有的自然资源、工业资源和城市文化特征,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多元产业体系。
工业旅游是在现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以工业企业及工业历史遗迹为载体,使得游客对工业景观、工艺流程、劳动场景等进行参观、学习和体验,以满足游客求知、猎奇、购物等旅游需求的专项旅游活动。
由于工业旅游资源本身的垄断性和地域性,有组织有步骤的整合工业旅游资源,能形成城市工业旅游的联动效应。在借助城市文化的共通性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工业旅游的城市品牌,形成城市旅游经济中的特色旅游项目,并整体提升城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工业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1、产业旅游发展路径
依托工业主导型城市现有的产业资源,如矿区、油田、林场、工厂等,开展工业旅游。
2、旅游业综合发展路径
依托工业主导型城市自身或周边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开展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3、旅游业与其他替代产业再嫁接路径
将旅游业与其他新兴的替代产业结合,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如与现代农业、渔业、畜牧业、医药业等结合,开发都市农业观光游、特色休闲旅游等。
4、特色主题休闲场所及设施开发路径
利用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的废弃厂矿等资源及环境,建设餐饮、住宿和游乐等休闲场所及设施,开发城郊度假休闲旅游等。
5、旅游“四品”基地建设路径
作为一种间接向旅游业转型的路径,利用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特色资源,开发旅游“四品”,即旅游专用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及旅游土特名优食品等。
6、旅游从业人员输送的路径
间接、异地向旅游业转型的路径。利用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富余劳动力资源,经过旅游专业培训,向其他地方输送旅游从业人员。
文章来源:巅峰智业
文章来源:巅峰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