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赶往真正的攻坚阶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在2020年前完成的改革多达336项。这么多项改革应该从哪里着手呢?一方面,经济社会体系的改革不能单项突进,而要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改革配套进行;另一方面,又不能够四面出击,面面俱到,分散地使用力量。因此,对于其间每一个阶段的最小一揽子改革方案,需要做认真的研究。每一个阶段,应当选择一些最为重要和关联性最强的改革项目率先进行改革,使发展和改革尽早进入良性循环,保证市场体系建设由低到高地向前推进。

      应该说,改革已经成为了当下推动中国经济乃至政治继续向着可持续的更加稳健的发展之路前进的唯一路径选择。然而,中国历史早说一再的提醒我们,从来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实上,一部中国二十五史,历朝历代哪一个没有搞个改革?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改革,却几乎鲜有成功的先例,最好的结果也是没有能够走出人亡政息的历史怪圈。仅就这一点这基本上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我们,为什么会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个大早却最终赶了晚集。作为当下中国少有的有良知的经济学家,胡老先生这一句话可以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振聋发聩。而这恰恰也是最为艰难的,它表明,改革目前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只许成功而不许失败,甚至是不许后退的阶段了。

 吴敬琏:万马齐喑环境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122/15024921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