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不“养老”,生意如何好?


   01.jpg

 

顾客群是餐厅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餐厅生存的基础。一家餐厅不是说有顾客进来消费就能生存下来,而是有一群顾客进来消费才能生存下来,餐厅生存下来的最低顾客数量叫保底顾客群,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达到这个客流量,餐厅就保本,不挣不亏,即所谓的盈亏平衡,低于这个客流量,就亏损,低得最多,亏损越大;超过这个客流量,就盈利,超得越多,盈利越高。餐厅利润最大化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达到餐厅的饱和接待量。

 

任何一家餐厅的顾客都有五个进化阶段。

 

第一个阶段   盲客。

所谓盲客,就是顾客根本不知道这家餐厅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可能去这家餐厅消费。

第二个阶段   潜客。

潜客就是知道这家餐厅存在,但是还没有来消费过的顾客,理想的潜客是知道并有消费欲望的顾客。

第三个阶段   现客
现客是第一次来餐厅消费的顾客。

第四和第五个阶段   回头客。
回头客是指重复消费的现客。
回头客又分两种,一种是熟客,第二种是老客——老顾客(第五个阶段)。熟客和老客都是回头客,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偶尔重复消费的叫熟客,定期重复消费的叫老客。老客有消费频率,比如3-5次/月,而熟客没有消费频率。

 

这样,餐饮顾客就有了五个进化阶段:

 

盲客、潜客、现客、熟客和老客。

 

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深入。

 

把盲客变为老客的这个过程叫养客,老顾客的维护叫养老。

 

餐厅的大部分老顾客都是通过这五个阶段进化而来的,当然,也有部分客人是直接从盲点一次性到回头客,甚至老顾客的。

 

养客的步骤主要有三个:

 

一是破盲,二是变现,三是回头。

 

破盲是指把盲客变为现客,破盲的方法主要有口碑和广告两个途径,其中,最有效的是口碑,餐厅传播是典型的口口相传,在今天这个企业过度传播商品泛滥顾客怀疑一切的时代,你说一万句,还不顶亲戚朋友说一句。

 

餐饮行业产生口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品牌,二是招牌菜。

 

没有品牌,哪有未来?

品牌是餐厅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餐厅最重要的资源。

比如说,作为著名餐饮口碑,海底捞在哈尔滨没有开店,所以,在当地没有现客(不包括哈尔滨人在其他地方的海底捞餐厅消费过的顾客,因为这部分顾客人数太少,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在哈尔滨一定有大量海底捞的潜客,甚至是理想的潜客。

所以,品牌在和杂牌同时进入某个市场竞争时,品牌往往能后发先至,不战而胜,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招牌菜的核心功能和首要功能都是传口碑,把盲客变成潜客。

杂牌餐厅最理想的破盲方式不是上美团,做互联网营销(这些做法基本上都是嫌命长,想速死。短期看是救命的补药,长期看是夺命的毒药),而是聚焦招牌菜,通过招牌菜实现高效破盲。

变现是指把潜客变为现客,甚至是把盲客直接变为现客。这里的现不是指现金,而是指现客。变现的理想方式两种,一是大脸(前面已经详述),二是口碑。

回头是指把现客变熟变老,成为熟客和老客,理想手段是笑脸(前面已经详述)。餐饮的目标顾客不是指第一次来消费的顾客,即现客并不能算是餐厅的顾客,重复消费的顾客才能算餐厅的目标顾客。由于人们的餐饮消费是典型的习惯性消费,所以,老客才是一家餐厅最优质的资源,老客存量的多少是餐厅盈亏的关键。

 

特别强调,老客是指餐厅习惯性消费的回头客,而不是年龄大的顾客。

 

假设,某家餐厅某位老客的消费频率是一周一次,平均每次来消费是五人一桌,人均消费是100元/次。 那么,这位老对餐厅的贡献是,一年消费金额:52次/年X5人/次X100元/人=26000元/年。每流失一位老客,一年相当于流失了260人次的直接客流量,间接客流量的损失就更大了。

 

在存量竞争阶段,餐厅经营的核心任务就是全力增加老客的净存量,也是餐厅最艰难但又无法回避的任务。

 

这任务就是“养老”——养大老顾客群,餐厅“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