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11月15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8495,调贬204点,也是连跌第8天,创下自2008年12月8日以来历史最低。自人民币正式“入篮”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已累计跌去2.7%。对此,有专家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走向国际化,一定程度的升值和贬值都是正常的,投资者不必过度担心。
实际上,人民币贬值对于普通民众影响不算太大,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却是冰火两重天。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建筑装饰类企业带来积极影响;造纸等行业则因汇率波动出现福祸两抵情况,在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又必须承受原料进口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而航空公司则因持有大量美元负债遭受汇兑损失,从而造成利润下降。
根据同花顺统计,2015年上市公司汇兑损失高达487亿元,其中航空业和房地产业是两大重灾区,分别损失179亿元及119亿元。而在人民币小幅波动的2014年,汇兑损失只有37亿元。
于是,一些上市公司开启了各自的避险绝招,据同花顺统计,从2016年年初至今,已有近80家上市公司开展了外汇套期保值或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但收效似乎并不明显。那么,人民币贬值,究竟使哪些企业最到受到伤害呢?
首先,航空板块是兑汇的损失大户。2015年汇兑损失最大的三家企业分别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被航空板块包揽,三家公司的汇兑亏损分别是57.02亿元、51.56亿元和49.87亿元,三家航空公司的汇兑亏损额大体与当年利润相当。
今年这种情况仍有延续的态势。以中国国航为例,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2.1%,公司产生汇兑损失16.98亿元;人民币每贬值1%,公司净利润将减少4.82亿元。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的情况如出一辙,上半年的汇兑损失为13.6亿元和15.1亿元。
对此,笔者认为,对于航空公司而言,人民币贬值有三方面影响。一是购买力下跌,导致航油成本上涨。二是还款成本增加。目前航空公司都是以美元购买、租赁飞机,美元负债较多,人民币贬值,在其还款时,成本会相应增加。最后,民航与其他行业不同,很多产品不是现金交易,汇率变动会影响其金融产品的远期交割。
再者,房地产业也深受人民币贬值之苦。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对国内房企的影响较大:尽管海外债券的融资成本正在提高,而且难度逐步加大,但在一些开发商眼中,海外融资的优势仍然特别明显。
一方面,国外举债的利率要远比国内的低,所以国内一些知名房企都将融资的眼光投向海外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在国外发行债券相对比较容易,融资渠道比较通畅。不过,当时房企海外举债都是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将会加重国内房企的还款压力。
最后,银行业或将蒙受汇兑损失。汇兑损失,指的是企业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季、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向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由于汇兑损益并非是上市银行每一个季报必须要公布的数据,从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目前披露汇兑损益信息的公司中,民生银行汇兑损失最为严重。截至三季度末,民生银行的汇兑损失是18.29亿元,而去年年底其还有2.3亿元的汇兑收益。
对此,民生银行认为,不能以偏概全,不要单看汇兑损益。要三个报表合在一起看才能真正反映外汇业务、贵金属和市场风险敞口的波动影响。但笔者认为,在经历了人民币几轮快速贬值之后,中国银行业的汇兑风险肯定在所难免。
人民币汇率贬值会伤到了谁?首当其冲的是航空业,因其持有大量的美元负债,美元升值苦不堪言。其次,乃是房地产业,因国内融资成本较高,前几年房企跑到国外去发行美元计价债券,现在美元升值,也是痛不欲生。最后还有银行业,因为人民币快速贬值周期内,银行业必然要承担一定的汇兑损失风险。
理财范专注为精英人群提供综合理财服务,提供更理想更专业的投资体验。解决财富增长难题,丰富资产配置。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