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应用的方向很多,涵盖审计、报告、财务咨询、金融服务、企业信用,甚至是商品服务等。而互联网大形势下,对传统财会的颠覆与冲击可以从人工智能如何在财务领域发挥作用、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对财会领域的颠覆及未来业务服务的重点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对于财务这样一个垂直的领域,人工智能该如何发挥作用呢?
连伟舟先生表示:“不同的类型的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甚至到成功的上市公司对财务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过去的教育全部基于理论课本,现在则重视实操,而且全部的动作都是可以数字化,多数领域都能够通过基础性技术突破而获得改善。”
财务领域的基础性突破在哪里呢?连伟舟先生认为是财税票据的识别。
而智能票据识别的关键问题是数量还是模式?
他表示在智能票据识别的问题上,印度公司做得最早,他们甚至可以外包财务分析、投资分析,很多欧美重量级上市公司财税、柜面等业务都外包到印度。
而在中国,票据仅靠机器识别是有难度。难在哪里?标准的发票大概占整个票据总量的35%左右,非标准票据占总量的65%左右,这些非标准票据实际上很难以被电子化。中国财税类票据的版式大概有10万个,如此海量靠人工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此外,识别其中一两个字不难,重点是能不能把整张图识别下来?
连先生表示:“这不仅要看数据,还要看业务逻辑,有了业务逻辑才能跟生意、场景联系起来。”
他们的团队正在构建一个录入的云平台,实现代账业务众包。同时,也通过“互联网+报税”的结合,实现自动报税。他表示:而当技术颠覆了以后,所有的业务就有机会颠覆。中国真有可能在十年之内弯道超车,超过印度人。
当前,他们的团队在马来西亚、香港、英国等地区都在尝试,发现他们的体系十分相似,如果把这些地区搞定了,亚洲地区的主要国家就问题不大。
通过跟唯你网建立的智能模式识别研究院的海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他们的团队近期会有第一阶段的汇报,票据识别率可达近90%,再加上人工纠错,综合识别率可达近100%。他表示还将继续把人工纠错的比例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争取实现真正的颠覆。
第二,技术如何实现对财会领域的颠覆
对于财会领域,连伟舟先生认为首先必须技术创新、甚至技术颠覆,才有可能做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
他说:我的团队已经在技术创新上快人一步,在票据识别的基础上,实现了财会工作全流程的数据化,将重复性高、规律性的会计核算工作通过机器学习实现自动记账,对复杂业务通过规则引擎,由资深会计人员定义会计核算规则后也同样实现机器完成会计核算。这样的模式创新极有可能对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深远的冲击。
他说:”在线实操教育、海外会计外包、内控重构这些都是可以畅想。有很多领域有可能被改变,甚至会被颠覆。“
在互联网形势下,未来的业务服务应该是:增值服务、云软件、金融、大数据这四个层面。
税务评估、企业信用、商品服务等领域都蕴含了大量数据, 如果这些数据能放到云上,结合机器学习,其价值将不可估量这也正是唯你网未来的着力点之一——智慧财税。未来,中国有机会在软件云服务领域超越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