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革工业中, 三聚氰胺树脂是常用的预鞣、复鞣、填充树脂, 其中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是应用最广的氨基树脂。氨基树脂具有与醛鞣相似的鞣制机理: 预聚体渗入皮内, 随着pH 值下降, 预聚体在皮内自动缩合成具有一定大小的分子, 通过分子中活泼的NHCH2OH 与胶原肽链上的氨基进行缩合, 形成共价交联体系, 达到鞣制的目的。同时, 氨基树脂具有填充作用。Braum、Aloysins 等人运用GPS、IR、1HNMR、13CNMR 等检测手段, 发现这种树脂既具有鞣性又具有填充性, 可以大量填充于皮革胶原纤维之间, 达到使革身丰满的效果。三聚氰胺树脂鞣剂用在铬鞣轻革的复鞣, 使成革粒面细致, 身骨丰满, 增厚明显, 增白效果好, 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而且它同其它鞣剂有很好的配伍性。如同植物鞣剂结合使用, 能促进植物鞣剂的渗透和吸收, 增加革的耐磨性和耐候性。若用于绒面革的复鞣, 则起绒效果好。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生成的羟甲基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若在使用前分子间发生自缩聚反应, 生成非线性交联分子, 将使氨基树脂鞣剂失去鞣制作用。因此, 提高三聚氰胺树脂鞣剂的贮存稳定性及水分散性便成为此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 为此研究了许多改性方法。常用方法有: 将其做成粉末状阳离子树脂; 加入具有缓冲作用的无机盐( 如硼酸、磷酸盐) 或有机碱( 如醇胺、季铵碱) , 使其pH 值保持稳定; 使用外分散剂( 如扩散剂NNO、木质素磺酸盐) , 使其在稳定的碱性范围内贮存等。
目前采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办法是在不影响鞣性的前提下, 适当封闭羟甲基降低其活性, 阻止分子间进一步缩聚, 或在分子结构上引入亲水基团提高其水溶性。在封闭活性羟甲基时, 一般采用C1~ 4 低级醇醚化或含羟基化合物( 如多元酸、羟基酸) 醚化。在引入亲水基团时, 可引入磺酸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上具有良好的助染性、加脂性、自分散性等。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三聚氰胺、双氰胺单独或混合与甲醛缩合制备三聚氰胺树脂鞣剂, 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改性, 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皮化材料, 如双氰胺复鞣剂RS、三聚氰胺树脂鞣剂RN,Stale 公司的里纳坦系列选择填充性复鞣剂、BASF 公司的利鞣丹系列无甲醛氨基鞣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