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财散’了也没有实现‘人聚’呀!
-------一位朋友说看了我写的不少老人因为‘财聚人散’而孤独的感慨!
汪华斌
今天早上去看花展却碰到一位朋友,他说他无意之中见到了我写的不少老人因为‘财聚人散’而孤独的文章;他说不可否定有这样的老人,但肯定不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现象。他说如果你自己不相信,那么就以你自己的现实来否定自己;因为你自己真正做到‘财散’了,但却没有看到你‘人聚’呀;反而同样见到你也是孤家寡人呀,因为你自己的亲兄弟与亲妹妹同样也没有任何人帮助你呀;所以你自己一样是生病也没有人照顾你呀。
是啊!这朋友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因为我这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豪爽;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单位或家乡都是朋友不少。然而当我从单位下岗后,却没有单位的朋友了;要知道当年我豪爽到什么程度,那就是我自己的成果奖励我也拿出来与大家共享;所以连门卫也品尝到我的成果蛋糕。正因为如此,我下岗后还幻想有朋友主动帮助我;可现实却是所有的朋友全部自然消失了。即使我主动联系,也是没有声音或者电话打不通。同样我在家乡的朋友也不少,如原来文章说过‘有个乡亲自己出车祸而住院’,可竟然没有人为他交住院费;我听到消息第一时间去交钱而他使做手术。然而这乡亲出院后竟然同样是主动回避我,好像我这钱是捐款的一样。更重要的是只要我回乡下请客,结果乡下的朋友是那么多;可当我需要人帮助我时,却真的是孤家寡人。如我想将我当年上大学前修建的住房维修,不仅没有朋友帮忙;而且我自己的亲兄弟与亲妹妹全部回避。要知道我不仅帮助乡亲,因为我家的兄弟妹妹全部得益于我的帮助;可全部是帮助之时满脸笑容,过后就全部烟消云散;而且还是不留痕迹的忘记。更重要的是大家全部认为是应该的,如现在有个外甥住我的房子;竟然连房租及各种费用都指望我去交,这就是我的近四十年为大家付出得到的回报。也正因为如此,当我爱人到儿子那里去带孙子而我一人生活时同样是无人问津;因为这些人只有需要我帮助时才会联系,这就是我的朋友与亲人。即使我们社会正能量的帮助大学生,我也曾帮助或暗地里资助过几个;可全部是在校期间往来密切而且感恩,可毕业后却从此以后同样是消失;这也是我们今天社会的现实,因为这些人家好像害怕受过你帮助而低人一等一样,因而巴不得早早离开而躲避到无人知道的地方去。这些残酷的事实告诉我,的确在我们社会即使‘财散’同样也不会‘人聚’呀。
正是这回想使我伤感,从而浮现出歌曲《吻别》的歌词;“秋意浓,离人心上秋意浓;一杯酒,情绪万种;离别多,叶落的季节离别多;握住你的手,放在心头;我要你记得,无言的承诺;啊!不怕相思苦,只怕你伤痛;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啊!不怕我孤独,只怕你寂寞;无处说离愁”。
是啊!怨只怨人在风中,聚散都不由我;在我们今天全社会道德沉沦的现实中,聚散真的是那么无奈;因为当你有利益共享之时,不需要你请就会是高朋满座。然而当你落难之时,你想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还真的很低;因为佰生人不敢帮助你,而你的亲朋好友基本上也是自动消失。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只是当事人不经历痛苦的对比是不可能知道的。虽然我们也读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当现实残酷地出现在你面前时,你肯定也是难以理解与接受;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而难以自拔。
其实冷静一想,我们从改革开放中走来应该是经历过这样的残酷;因为‘不能为领导增加光彩的人同样也是被领导冷落之人’。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中不少单位提拔的人全部是能为领导增加光辉(含利益)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为领导带来名利,领导又如何会提拔你呢?即使你真的是爱因斯坦,恐怕也不会有哪个领导会提拔你。即使是市场化的民营企业,竟然也只看中你的资源能不能为它创造财富;如我原来的文章说过,我到过不少民营企业见到聘请一班只拿工资而不上班的人;后来才知道这班人原来不是当官的子女就是退下来的官员,人家的资源就是利益互换;所以这些人不上班也能高薪,因为人家利用权力从全民那里搞来的就是天大的利益。如有个民营企业的主业实际常年亏损严重,但人家老板就是利用这班人而带来企业每年效益翻番;这就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文化。试想如果你不能为老板带来利益,老板能容忍你在她这里拿钱吗?因为中国社会的企业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那就是你拿他(她)的钱;而国外的企业家认为你上班是拿自己创造财富的剩余价值,这就是中外文化的区别;这也是我们社会‘财聚人散’同时还是‘财散’‘人也散’的特色社会。正因为如此,一些老人因为‘财聚人散’而使自己孤独;而我这样的人却是‘财散’人也不聚的孤独,这也是今天我们社会的特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