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众号也刷点击量吗?


我今天比较累,比较忙,刷阅读量的事情,砸开了锅!

这似乎跟我什么太大关系,因为咱做地方号还真没有刷过浏览率!

 

做地方号的朋友,刷阅读量无非是给商家一个好的交代,顺利的拿到广告费,为以后开展接广告的盈利模式,奠定一个基础

 

知情者透露,“就这两三个月以来,微信刷不了量已经有三四次,而且几家刷量平台总是同时崩溃。”但其崩溃的原因他也不清楚。

他同时也表示,刷量很难被完全杜绝。

 

据说刷量出错,或者说完全瘫痪是因为腾讯换了接口,导致瞬间所谓的大号赤裸裸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而我不相信的是,有个自媒体界所谓的大咖,竟然也在其中,原来牛逼哄哄的都是装逼,装出来的!

隐藏的够深!

 

在淘宝以“微信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发现,不但阅读量可以刷单,投票甚至关注数都可以刷量造假,部分刷阅读数的店铺还会附赠刷点赞数的服务。点开淘宝销量排名第一的某家店铺后发现,该店铺已经成功进行了接近8万单交易,店铺甚至已经升级成了5钻级别。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号点击推广业务中,关注数、回复数、阅读数和点赞数都可以进行人为刷单。

 

微信阅读量造假的行为尽管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当这个谎言被戳破之后,依然引起了轩然大波。而造假的背后则是另外一种畸形的商业模型。


 

10万+是不少做公众号团队的追求,而这些极致的流量,不仅为这些公众号引来了可观的广告收入,还会被风投相中。

 

去年以来,不少公众号都获得风投青睐: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于2015年10月20日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人民币;视频类公众号“一条”,于2014年11月完成了A轮融资,当时的一条估值几千万美金,如今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千万美金,融资后估值达到1亿美金。

 

高阅读量下带来的是滚滚财源,难怪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无法罢手。很长时间以来甲方、乙方、刷量执行公司其实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都需要好看的数据装点自己的业绩,因此谁也不会点破。

 

次腾讯科技点名的主要是以科技类为主的李瀛寰、王冠雄、互联网那些事和万能的大雄等,其中李瀛寰缩量96%,而TripAdvisor猫途鹰作为往日的100000+大号,在失去刷量辅助后,也露出了2万的真实阅读量。

 

而根据新榜选取的长期位于新榜排行榜头部的8744个账号(2016年8月新榜指数750分以上),将其9月28日的单篇平均阅读数与上周七天的日均单篇阅读数相对比,发现9月28日平均阅读数下降的账号的数量比9月26日、9月27日有增多趋势,其中,阅读数降低50%以上的账号数量,与之前两天相比有明显上升迹象。虽然阅读数的波动牵扯到许多方面,但是,昨天阅读数下降高达80%以上,总计占比为1.42%的那124个大V账号,终究难免会被外界解读为有刷阅读之嫌。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自媒体角逐中,没阅读量很可怕,但是假装有更可怕!

 

我亲眼看过某大V新发出的文章,阅读量刷新一秒多100阅读,持续到2万阅读后便不再增长了,这成绩比中国男足都稳定,时隔几个月,今天我再去看依然是那个数,简直闹鬼!

 

 

 

用刷粉丝、刷阅读量的方式快速塑造出一个营销大号,通过接广告来变现,这简直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可是你们为啥不要点碧连呢?在微信的管控下你们真的是受苦了,经常自我颠覆,真金白银的砸,只为了那僵尸粉和假阅读量,可你们依然坚挺着用钱堆出一副有巨大影响力的模样,实在敬佩。要不是你们“裸奔”被扒,我们都不会发现原来我们这些小博主仰视羡慕的大V原来是虚胖,原来我们自己的阅读数在行业内排名这么高!

 

恐怕这也是大V“底裤被扒”后墙倒众人推的原因之一,你们知道,人都是要面子的,平时和那些100000+相比,自己通宵达旦的打磨出来的文章阅读数也就是别人一个零头,羞愧得不能自已,是不是还被讽刺一下“致那些很努力但阅读数很低的你”,让人看完分分钟想注销帐号,但正常男人被阉人说短小疲软能不勃起还击吗?既然你们装逼失败,这次我们也只能拔枪怒射了。


这些公众号大V的阅读数是怎么刷的呢?嗯,是的,万能的淘宝!估计是这些店主在为自己的店铺刷完钻石、皇冠后发现刷量还能服务自媒体,随着刷量工具的日趋成熟,刷量产业链上的竞争也在变得愈加惨烈。在淘宝上搜索“公众号 刷阅读”,商家数量多达30多页,有的店家交易量已经达到了数万笔。地方公众号也能刷量吗?

答案是肯定的!

建议 地方号还是行的正走的远!多做内容多做互动,卖广告一个月也能赚到几千元,时间一长你会感觉很爽,上瘾后就真的懒得做内容做创新做没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慢慢地你就会意识到你是办齐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地方公众号变现不只是接广告,还有很多种!不是吗?至少我要写3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