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澄:用人文思想作画


  朱澄:用人文思想作画

  近日,朱澄个人画展在湖北美术馆、重庆当代美术馆公开展出,获得良好社会反响。这是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当代美术馆、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公司联合主办《自选方式——四川美术学院1985—1989自选作品展回顾与文献展》和在湖北美术馆举办全国“八五美术史实考据”论坛,以朱澄当年个展作为案例,可以管中窥豹,清楚地看到当年四川美院与八五美术的关系。

  “朱澄个展”策展人之一,著名美术史论、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林在前言中指出:朱澄个展是1989年2月23日至3月4日在四川美院陈列馆(今“重庆当代美术馆”)举办双个展中的个人展览。现有展览作品均出自该展,是一个封存至今,完整保持当年原貌的展览。历史始终需要史实的考据与考证,此亦是美术史书写的前提。

  八五美术评论家又称八五新潮、八五思潮,是由当时美研所的一些批评家命名的,这些批评家以美研所主办的《中国美术报》为阵地,在1985年到1989年的四年间,不断介绍欧美现代艺术,并在头版头条上介绍年轻一代的前卫艺术。现在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像罗中立、王广义等都是在这几年间脱颖而出的。严格地说,85新潮并非一个艺术流派,主要是一场艺术运动。这个运动实际上也是1980年代精英文化运动的社会大潮的一个支流。

  有评论指出,“85新潮美术”不仅仅是一场艺术运动,更是一场文化运动,它的实质是人的自我觉醒,是人本思维的深化。首先,它是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其次才是一场当代美术运动。它吹响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强劲进军号,是一场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对长期以来艺术的政治化、工具化和实用化的猛烈反叛,它所倡导的新艺术观念和新艺术形式使中国从此形成了新的美术面貌和格局。

  八五美术至今已30年。四川美术学院当年自选作品展以“展品不拘内容和形式”,“不展课堂作业”,“自我审查、自己装潢、自己布置”为展览方法,从1985年至1989年共举办了12届学生自选作品展和3次以上教师自选作品展。其中亦包括师生个展。朱澄个展是1989年2月23日至3月4日在四川美院陈列馆。

  朱澄先生是中国杰出中国画画家朱宣咸之子,朱宣咸是20世纪中期与后期我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元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师传统而不泥古,充满新意、充满生机、充满清新的气息与积极向上之朝气。

  中国四川、重庆是孕育、锤炼大画家的地方,入川又出川大师辈出,巴蜀已故著名画家:张大千、张善孖、晏济元、朱宣咸、吴一峰、陈子庄、赵完璧、李琼玖、李道熙、苏葆桢、冯建吴、孙竹篱、岑学恭、赵蕴玉、黄纯尧、蔡岚、周北溪、李文信。重庆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陈子庄、朱宣咸、冯建吴、苏葆桢、晏济元、李文信、罗中立、庞茂琨、张 杰、徐 亮、戴政生、冯 斌、焦兴涛、王世明、张春新。近现代重庆的巴渝中国画领域,六位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被称为重庆巴渝美术的“老三家”和“新三家”。他们体现了重庆中国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优秀学术成就,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出生年月排序,“老三家”:晏济元、冯建吴、苏葆桢,“新三家”:杜显清、朱宣咸、李文信。传统中国画以“人物”、“花鸟”、“山水”三门学科为主轴。“老三家”中晏济元的人物、冯建吴的山水、苏葆桢的花鸟,“新三家”中杜显清的人物、朱宣咸的花鸟、李文信的山水,分别体现了这方面的成就。此外,他们之中也不乏涉猎了多门学科和多个画种,并取得优秀成果。所以只是相对而言,在某一学科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八五美术,“学生自选作品展”体现了大学的某种意义,即追求学术自由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追求独立的人格、平等的意识等,带有强烈的批判与反叛意识、个人主义意识;它还表现为对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的全面复制、学习与实践。

  朱澄,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学士学位。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研究部主任,《重庆美术》杂志执行主编,朱澄先生对巴渝美术史的研究受到海内外关注。也许是受父亲影响,朱澄先生的画作饱含思想、情感,美术史论家、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牟群点评说:“学棣朱澄,及冠未几,课书之余,潜心绘史。性乖悖、思不群、无意撷新、志在觅旧。观其所作,乃觉有才思血气,感具旧瓶新酒、化腐为奇之功。其格在逸神妙能之外曰荒诞品。尤在反省传统、涉及颇深……启蔽蒙之心扉,引人生之大叹,具情理之殊用,然自古以来,为吾邦民性所匮缺。今朱澄所为,不啻变革画道,实为文化之深沉反思也。”

  巴蜀画派推崇人格美和自然美相统一,重视构建和维护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善于学习别人之长,敢于大胆创新,坚持现实主义,为社会服务等。巴蜀画派(川渝画派)婉转细腻、设色丰富而秀润,勾线纤细飘逸,与燕赵画派浑茫苍厚,用笔豪壮,用色多水墨焦墨,风格差异很大,巴蜀文化传统深厚,人文环境积淀又深,是书画家的摇篮,巴蜀画派典型风格即为意境含蓄典雅、传统功力深厚、尤其在颜色和线条上为其他画派所不及。秀润之风,温润之气,这在青绿金碧山水、工笔人物以及工笔花鸟上都有体现。期待朱澄先生更多的艺术佳作来丰富中国文化艺术的百花园。

  蔡律   2016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