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笔者一直做着以学术性专著或编著为主的图书策划和编纂工作,笔者所参股并管理的法人企业“东元文化创意”则承担相关装帧设计、排版制作,其中甘苦辛酸难与外人言,深感民间学术研究与民间学术出版格外艰难,曾写博文感叹《民间学术出版难于上青天》。
所谓民间学术研究和民间学术出版是一个略嫌宽泛的概念,笔者仅就所主导或参与的数十种专著或编著的策划出版过程之经验而言,民间学术出版应该得到官方适当的重视和扶持,否则,在传统出版日见衰微的当下,民间学术出版很难有生存空间,更惶论发展。
但是,民间学术出版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学术研究者虽很难称之为一个群体,说是散兵游勇也不能说不恰当,但“高手在民间”,藏虎卧龙,闲云野鹤,那些坚守信念的研究者亦即专著或编著的作者,没有职称、职务以及相关职级待遇的企盼和羁绊,也没有选题上的桎梏和禁区,有的是一颗火热的报国之心,一腔干事创业的激情,在不偏离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其研究成果或许有着特殊的不容小觑的价值和功用,如能得到一些鼓励和扶持,不仅对学术研究乃至社会人文科学发展都大有裨益,也可为决策提供多一条纳谏渠道。
笔者建议,在那据说每年万亿规模的科研经费里多多少少给上一点儿,在那种类不算少的专项基金里也多多少少给上一点儿,稍有一点点顾及便会换回无尽的感激,更能激发更大的热情。如此,对民间学术研究和出版不啻是久旱逢雨,雪中送炭,多重意义不言而喻,包括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做了实在而生动的注脚,或会攀援到不预设立场的客观真理的边缘,对社会经济发展不能说不能起到促进推动作用。
期待着,殷切期待着,但不会抱有太大太多指望,也许会失望,但这些年来的失望还算少么?再多一次真的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