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购房去房地产库存?两房危机咋来的!
房地产去库存问题,怎么干?寄希望于农民工市民化购房,似乎是一种很主流的思路。有“专家”煞有介事地计算出:10%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就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商品住宅市场的库存压力。
还记得诱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次贷”以及房利美、房地美吗?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有“优惠级”(Prime)、“次级”(Sub Prime)之分,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来划分界限。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市场服务对象为贷款购房者,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由于它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所以在低收入或没有稳定收入群体、信用较低群体中很受欢迎。次级抵押贷款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因此次级贷款机构面临的风险也较大。
在2001—2006年,次级抵押贷款风行美国。甚至那些通常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人群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深深地埋下了隐患。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的运行,可以推演出一个极为荒诞的经济关系:宏观经济景气、各家金融机构的收益和金融高管的高收入、众多投资者的收益,其“基础”竟然是寄希望于一个“低信用人群”购房并且及时还贷付息的行为!这是一幕犹如富翁拜托乞丐帮他赚钱的荒诞剧!
如果,我们寄希望于农民工购房去房地产库存,不就是重演了富翁拜托乞丐帮他解决经济难题的荒诞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