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晴媛】9/29 黑色星期一,白银原油暴跌被上绞刑


 昨日晚间,全球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嘉能可股价崩跌近30%成为欧美股市暴跌的“导火索”,而由此引发的避险情绪在大宗商品市场蔓延,油价下挫近3%,金银受重挫,白银暴跌130个点!


昨日白银在3030一线之前下多单的投资者亏损很严重,没有听劝,应该找机会反弹做空单(昨日白银价格走势基本符合老师预期,可参考昨日晚间老师的操作点评)原油、白银解套赶紧看过来,现在挽回为时不晚!


【现货白银解套】


解套方面,多单赶紧设置止损平仓,听从老师昨日建议,在3030一线下空单的谨慎者建议获利平仓,激进者可持仓观望,看向2970一线,适宜区间内可逐步加仓!


【现货白银技术面分析】:


现货白银价格周一(9月28日),美洲时段拉出一根大阴线至2970低点附近,强劲下跌之势并回吐前几日全部涨幅。因昨日日内公布的美国数据良莠不齐,8月收支数据表现靓丽,但成屋销售意外下滑,显示出美国经济复苏动能依然不均衡。此外,上周公布的美国第二季度GDP小幅上修,初请失业金人数低于预期,耶伦年内加息的预期得到支撑,白银价格再度承压。


今日早盘,日线技术图形上看,60日均线暂时对白银价格有一定阻力作用,昨日白银价格一举刺破中轨3030一线的强有力支撑,下跌势头猛烈,布林轨道走平,银价在中下轨之间运行,MACD绿色动能柱显现,双线初步死叉。


4小时线技术图形上看,隔夜白银价格下跌后暂时窄幅震荡,目前,白银上方关键阻力关注3140一线,下方关键支撑关注2970一线。需格外注意的是,白银技术面承压5月18日以来下行趋势阻力,但昨日由于受到市场行情巨大刺激,白银一反常态暴跌130个点,若白银强穿2970一线,则猛烈打开下行空间,操作上目前建议谨慎观望。


【原油解套】


操作上徐老师建议投资者们手上已有的多单此时谨慎观望,看向280一线,适宜区间内可加仓处理。此外前期被套的单子,一定要设置止损,待价格有所回升后平仓处理,切莫死扛!


【原油技术面分析】:


原油价格周一(9月28日)盘中大幅下跌,最终收一根阴线直探282低点附近。因美股今日全线下滑,同时中国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导致市场担忧持续升温,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令原油价格受重挫,不过库欣地区原油库存预期继续下降为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今日早盘,日线技术图形上看,油价走势依旧在三角形区间内震荡运行,布林轨道急剧收口,油价在中下轨之间运行,指标上MACD绿色柱状线显现,快慢线死叉站在0轴以上。


4H线技术图形上看,原油价格自9月初以来一直在280-300区间内盘整,目前价格暂时处在盘整区间内的低位区,280一线仍然是一个关键支撑位,上行阻力看向287一线,若价格持续向下跌破,则看280能否守稳!


【市场消息解读】:


【利好因素】:


1.美国密西根大学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终值下降至87.2,9月初值为85.7,8月终值为91.9。

2.美国9月Markit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下滑至55.6,增速放缓至三个月低点,因新业务增长连续第二个月走软。8月终值为56.1。50为扩张和萎缩的荣枯分水岭。

3.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192.5万桶,这与美国石油学会公布的下降370万桶有近180万桶的差距。此外,俄克拉何马州库欣地区库存下降46.2万桶。

4.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GDP终值年化季率小幅上修至增长3.9%,市场预期增长3.7%,前值增长3.7%。美国第二季度最终销售终值年化季率增长3.9%,市场预期增长3.5%,前值增长3.5%。表明美国经济仍在稳步复苏之中,美股全线上扬为油价提供部分支撑。


【利空因素】:


1.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至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下滑1.9%,加重了市场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而日本8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也仅与7月持平,表现令市场失望。同时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创六年半新低,数据加剧了投资者对亚洲经济放缓的担忧,令油价承压。

2.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上周五(9月25日)突然宣布辞职,10月30日将是这位在美国政坛仅次于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之后的第三号人物在众议院的最后一天。高盛认为,博纳的意外辞职会让下周政府停摆的可能性显著下降。

3.美联储(FED)主席耶伦(Jannet Yellen)上周四表示,只要通胀保持稳定,且美国经济强劲程度足以提振就业,联储将于今年稍晚开始升息。

4.OPEC近期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受到美国页岩油产量下滑因素的影响,下调2016年非OPEC国家石油产出预估11万桶/日,或为油价提供部分支撑。不过,OPEC8月产量增加1.32万桶,至3154万桶/天。虽然沙特报告产量下降9.65万桶/天,至1026.5万桶,创2月以来新低,但市场依然担心美国产量的下降将迅速被OPEC的产量增长所抵消,令油市供应过剩局面难以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