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伯权被免职,合情合规合法
《华商报》消息,9月28日,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在西安开幕,其中一项议程是省长娄勤俭提请免去郭伯权的省民政厅厅长职务,提请任命赵政才为省民政厅厅长。
9月15日,运城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四次会议免去令计划姐夫王健康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时,笔者就曾评论:这是迟早的事,也是必然的结果。另一个有差不多处境的,就是陕西省民政厅厅长郭伯权了。所以,郭伯权如今被免职丝毫不会令人惊讶。应该说,在军事检察机关2月份对其侄儿——浙江省军区副政委郭正钢立案侦查的时候即已注定。因为小郭的被查,也就预示着“大家都知道”的腐败分子“老郭”即将失去人身自由。而郭氏家族这棵“大树”一倒,必然会导致“树倒猢狲散”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在郭正钢被宣布接受调查之后、郭伯雄被宣布接受调查之前,郭伯权在接受采访时仍否认郭伯雄的升迁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便利。他认为自己一路走来,郭伯雄未给他提供过什么特别的帮助。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你有问题该查还得查,现在谁也救不了谁,包括我们在内,我们相信党相信组织。”
郭柏权此时称相信党相信组织,窃以为他是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但他否认郭伯雄的升迁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便利,我还真的无法认可,并就此推断郭伯权被免职,合情合规合法。
事实就摆在那,如果不是郭伯雄身居军队要职,留给官兵印象不佳的郭正钢在37岁时怎么可能成为当时全军最年轻的正师级干部,随后又成为“最年轻的少将之一”?而据3月24日《环球人物》一篇题为《媒体揭秘郭正钢火箭式升迁家族多人在军队任职》的文章披露,郭氏家族还有多人在部队任职,其中郭正钢的一个舅舅在陕西省军区担任要职,是副军级干部,前不久晋升为少将。
就郭伯权本人而言,原本就是个“农家娃”,在1983年成为乡信用分社会计前应该并未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而他1992年由乡信用分社会计“华丽转身”而成为礼泉县史德镇武装干事、县以劳养武办公室副主任,由一名“集体职工”转变为“国家干部”,如果没有此时已身为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军长的郭伯雄影响,那是绝无可能的。而自2000年10月始,郭伯权的仕途更是进入了“快车道”,由正科级的礼泉县城建局局长到彬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仅用了2年零1个月时间;再40个月升至副厅级,再6年后成为正厅级。而此间,郭伯雄也由军委委员晋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而郭伯权另一个绝对依靠其胞兄,如今也成绝对“大笑话”的是他的军校经历。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郭伯权在担任礼泉县赵镇镇长、书记、人大主任期间,竟然在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军事指挥专业学习,我不知道他是以什么身份在该校学习,更不理解与他同班的都是些什么人?反正我是无法想象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会为地方乡镇培养军事指挥专业人才。
毫无疑问,无论是郭氏家族“一门三将军”,还是郭伯权由一名“农家娃”而官至正厅,如果没有郭伯雄当初出人头地,然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作用肯定是无法想像的。那么天地轮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能例外于郭氏家族。因此随着郭伯雄的倒台,此前因郭伯雄“一人得道”而带来的“升天鸡犬”也理应落回地面。
退一万步看郭伯权被免职问题,即使郭伯权一帆风顺的仕途与郭伯雄无关,此次被免职也属情理之中。因为早在郭伯雄被宣布接受调查之前,郭伯权任厅长的陕西省民政厅挪用9000万救灾款建经济适用房一事就已经被陕西省委巡视组通报,笔者还曾撰文《挪用9000万救灾款,郭伯权该引咎辞职》,该问题随后又遭中纪委机关报“杀气腾腾”地狠批,表示“挪用救命钱必须严惩”,几天后央视《焦点访谈》还就此进行了曝光。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郭伯权无论当初因“裙带关系”而不断升迁,如今“兄倒弟及”,还是仅仅挪用9000万救命钱一件事,如今被免职都是合情合规合法。我倒是希望郭伯权的免职,对他个人来说是“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