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停找路的人,才能寻到适合自己能走的路
成渝铁路、遂渝铁路建成通车后,成渝高铁又称成渝客运专线即将建成通车,届时成渝两地只要1小时左右就能抵达,将大大提高成渝之间旅客运输质量和能力,充分发挥成都、重庆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大大缩短成渝经济带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带动沿线城市化发展。重庆将基本建成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能力强大的现代化铁路网,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实际上现在两地互动十分频繁,坐动车几乎要提前1至3天订票,2015年9月26日、27日,我赴成都拜会朋友,无法买白天的票,只好坐5小时大巴赶往成都,动车乘客的拥挤正好说明两地人员交往的频繁,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的脉动。
成都是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10年前,我曾游览杜甫草堂,在《四读成都》一文中,我写道:夏六月,应金马朋友之约赴川考查市场,闲暇之余探访杜甫草堂,草堂芳菲正浓,鱼跃荷开,但游人不多。驻足茅屋前,我仔细端详,沉思良久,“这就是为秋风所破的茅屋吗?这就是创作千余首作品的诗人住处吗?”沿着清雅幽静的走廊,我追寻着诗人的足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圣,一生穷困,身世凄凉,情操高尚,正是他创造了现代主义的唐诗文化,为后世传诵。我想当代也有文化人入不敷出,偶听有贫病交加,悄然离世的智者,心头有一种强烈的震撼!
看着眼前参观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想安史之乱那种动荡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文化人不必在过那种颠簸流离的生活。在知识经济年代,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改革开放,又让文化人和市场紧密结合,让文人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并同亿万人民一起,共创精神与物质财富,走向辉煌的明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幽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是诗人笔下草堂的景色,恬静优美,清幽雅致。宋代诗人郑思肖写道:“雨卷风掀地欲沉,浣花溪路似难寻。数间茅屋苦饶舌,说杀少陵忧国心”。“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的精神世界是高贵和富有的,这内心的富有对当代中国人也是宝贵的财富!纵然是破旧的茅屋,杜甫把它酝酿出生活的诗情;纵然是生活艰难,杜甫的笔下依然是幽雅的田园美景;纵然是兵荒马乱、流离失所,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今人动容;纵然是环境恶劣,恶风苦雨,茅舍垮塌,杜甫的心中是芸芸众生,期待改天换地,广夏万间!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怀!
成都现在每年去几次,也深感成都的巨大变化,地铁正在快速建设,根据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结合交通需求、线网密度、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建设能力,成都市地铁线网规划(2050年)共24条线路(不含跨市地铁,如眉山线)组成,总线路约1350公里。天府广场,繁花似锦,绿草茵茵,琼楼玉宇,高楼林立,见证成都发展的历史轨迹。
有人说得好: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 世界就在你眼前!当你决定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享受人生过程。如果你不花时间去创造你想要的生活,你将被迫花很多时间去应付你所不想要的生活!选择意味着改变,改变意味着行动,行动意味着执行,执行意味着收获结果!
是的,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无数的历练之后,慢慢懂得,花开必有花落,月圆也会有月缺,云聚必有云散,日出也会有日落。痛过了,增一份从容,傻过了,增一分智慧,哭过了,增一分沉静,笑过了,增一分豁达。心无杂念,慈悲为怀,走过了,就过了,阳光这么好,眼光放远了,心路就宽了……
人生每天都在走路,有平坦的路,崎岖的路,有直路、弯路,有绝处逢生的路,有旧路被破坏新路没有修好的路,只有不停找路的人,最后寻到路,寻到符合自己的独特之路。在路上会遇到风口,风口是危险的聚焦点,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或艰难困苦的地方,既有险境,又有绝处逢生的机会。
蔡律 2015年9月28日
只有不停找路的人,才能寻到适合自己能走的路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