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不能让“党建责任田”抛荒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离不开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效落实。而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无疑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总支(支部)的“一把手”书记。但是,有些地方,少数书记,不能自觉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过多地将目光、重点倾注于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上面,甚至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与民争利,而淡化了、忽视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或者满足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甚至有的将权力凌驾于有关制度之上,搞所谓的“家长制”、“一言堂”,使得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化、庸俗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官从政,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有长远眼光、长效作为,不能简单粗糙、短期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强调指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党委(党组)、总支(支部)的“一把手”书记,作为班子的带头人,尤其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实在,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也才能使我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往往会使一些制度设计成为空摆、沦为空转。党建工作责任制,有着具体的内容、科学的规范、严密的程序,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在贯彻落实的时候,必须始终坚持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部署与执行的有机结合、高度统一,绝不能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部署、轻执行等情况,或者简单地以接鼓传花式的责任状签订,来代替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导致责任状年年签,但是往往一签一撂,加之内容空泛、措施不实、执行不力,导致党建工作务虚化、形式化、非科学化,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非正常化,党的执政力、执行力大打折扣。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各级各地党组织书记要经常扪心自问:能不能承担起党章赋予的职责、履行好党建工作责任?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有些领导干部看着“一把手”过瘾,就想当“一把手”,但是不履行好党委(党组)的职责、党员的职责,就不能当党委书记、党组书记,这个必须作为对书记考核的“硬杠杠”,从硬从严。要对党建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书记都能够牢牢将党建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做到打铁自身硬,忠于职守、敢于负责。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力,导致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出现党建工作制度落实走样、变形,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严肃追究责任,并且要实行连带追究、连坐问责,真正使责任不落空。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责任,更是政绩。“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是最大的责任担当,更是最大的政绩体现。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书记必须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将党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尤其要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好、改造好,将党和人民交给的事业做好,不让“责任田”抛荒,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也才能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道上一路走好、一往直前。
(倪洋军)
书记不能让“党建责任田”抛荒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