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ate 7到Mate S 华为向更高端市场再次进发


 华为Mate S未上市前,产品命名已经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诸多热议。有人认为,2015年上市的华为高端旗舰手机,名字应该延续上一代产品Mate 7的命名规则。当华为Mate S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后,我们会惊讶的发现,Mate S是一款更高端的产品,而非从Mate 7到Mate S的产品更迭,更不是每年一次的机械升级。继华为Mate 7在高端旗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后,华为试图借Mate S再次攀登的又一座高峰。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国产手机一直被国外巨头牵着鼻子走。从硬件到软件,国产手机品牌都没有任何的积累。华为Mate 7的上市,是国产手机崛起的一个分水岭。尽管华为Mate 7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海思处理器,一些媒体仍纷纷质疑,称Mate 7这款手机还有苹果和三星的影子。

华为Mate S在国外上市后,这种质疑已经渐渐转化为一种认可,华为在产品上的卓越研发实力也得到了国外媒体的好评,9月8日,华为Mate S在德国柏林IFA展会上斩获了包括2015 IFA最佳智能手机等多项大奖。从做工和体验层面来看,华为Mate S已经走在了高端旗舰手机的前沿,有足够的实力正面冲击由苹果和三星长期把持的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

以颜色这一个看似很小的产品设计环节来说,过于单调的白色、黑色和金色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对时尚的追求。为了满足用户对时尚的追求,华为Mate S发布了玫瑰金这个时尚的颜色,几天后的苹果发布的iPhone6S同样具备了玫瑰金的配色,可以想象,2015年岁末势必要掀起玫瑰金的风潮。

如果说颜色的创新,不足以说明华为已经能够挑战苹果和三星,那么一些功能方面的创新,可以说是最好的证明。苹果和三星的旗舰机型都有指纹识别功能,虽然华为Mate 7和Mate S也有,但是这一看似普通的安全功能,在华为Mate S旗舰机型中已经被赋予了更多、更便捷的功能。

抛开指纹识别高深的技术不说,仅就指纹识别速度和准确率这两项影响用户体验的参数来说,苹果、三星等高端旗舰手机在手湿的情况下经常无法准确识别。当然了,手湿无法识别是指纹识别的通病。针对这一情况,华为Mate S采用了全新一代指纹传感器,将识别速度提升一倍,识别率高达94%,即使在干手湿手等特殊情况下,华为Mate S也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识别。

除此之外,Mate S还赋予了指纹识别更多功能,让利用率不高的指纹识别模块发挥更大作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Mate S的指纹2.0中,新增了指纹手势操作功能,在任意界面下,用户只要上下滑动指纹模块,即可实现收拉通知栏,在浏览相册时左右滑动指纹模块,还可以左右翻看相册,极大扩充了用户单手操作的空间。另外,如长按指纹接听电话、拍照等更多功能,也是将指纹模块的功能进行了最大化。

其实,在Mate S的很多功能设计和出色体验上,都折射出华为多年技术的积累。华为独创的指关节截屏技术,是苹果和三星旗舰机型所不具备的。在Mate S上,指关节操作同样被升级到了2.0,除了此前的单指关节双击截屏外,指关节2.0技术还支持双指关节敲击屏幕录屏,拓展出更多用户需求点其实存在,但是目前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机都无法满足的功能。

在制造工艺这方面,苹果堪称完美。刚刚上市的华为Mate S,打破了苹果在制造工艺水平方面无对手的神话。单从天线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出些端倪。很多人都清楚,受制造工艺的限制,苹果iPhone 6S天线被业内人士称为“白带”,这让金属机身的美观大打折扣。显然,苹果在这一技术难题上并未取得突破。相反,华为Mate S的天线,做得非常巧妙,在比苹果的天线更窄的情况下,还能做到颜色上与背部更为统一,在不影响信号溢出的前提下,为用户打造了一款颜值更高的旗舰手机。这背后则是华为在射频天线等相关领域的大量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

在外观和功能方面,华为Mate S已经有足够实力挑战苹果和三星,这一巨大的改观背后,得益于华为终端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财报显示,2014年华为技术研发投入超过400亿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14.2%;在华为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到45%。自2005-2014近十年时间里,华为累积技术投入1900亿人民币。

持续的研发投入,让华为成功跻身智能手机高端市场。华为Mate 7截至目前销量已超过600万。从销量上来看,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已经与苹果和三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所以,在Mate 7已经成功站稳高端市场的格局下,各项技术领先的旗舰,重新启用新的命名机制亦是必然。

毋庸置疑,华为Mate 7是华为进军手机高端市场的一款标志性产品。在成功站稳高端市场后,在功能和外观上已经占据明显优势的Mate S上市,对华为来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Mate S上市,不仅仅是华为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华为在高端市场自信的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获得授权。否则,本人将追究非法转载的责任。
  我开始玩微信了,欢迎加我微信公众号:jiawebjn
  
最新的行业消息,最火爆的行业内幕,敬请关注

  微博:http://weibo.com/jia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