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位微信大咖是谁?
莫言学微信容易,还是马化腾写诺贝尔文学奖巨著容易?
电视台衰落了,300多万专业人才哪里去?
短视频公司,要不要回归互联网的本质?
创造优质内容的资源在哪里,怎么组织这些资源?
2015年8月20日上线的“看拍”,是否来晚了?
很多人认为2014年是中国的移动短视频元年。这一年,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进一步高攀(2014年中国用户首次超过5亿人,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和4G网络的普及,诞生了一批短视频应用。
但是,作为出品公司,青年微视CEO肖永革却认为看拍来的正是好时机。他是从这几个维度来解释自己的观点的。
首先,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从1995年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诞生,一直上演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故事。2013年1月24日Twitter旗下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上架苹果商店,中国的腾讯微视、朗玛科技啊撸哈、新浪的秒拍等各种短视频社交应用不断推出,开始了中国模式的探索,但无论走技术路线(如小影)、明星效应(如微视)、粉红经济(如美拍的滤镜),还是娱乐运营(如秒拍的小咖秀)等,到目前为止,谁也无法说自己是成功者,因为都在亏损烧钱,都没有明晰的商业模式。最令人唏嘘的案例就是,2015年初的腾讯微视与腾讯视频合并,产品部总经理邢宏宇离职加入58同城。因此,来得早,市场启蒙阶段投资太大,没有几家公司承受得起。
其次,巨大的宽带成本和网络环境逐步好转。据秒拍透露,月宽带费高达1000万;2015年3月爆红的足迹,月宽带费也高达100万。可以推算,号称拥有1.5亿用户的美拍,宽带压力有多大。而2015年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城市宽带要免费提速40%以上”等五项举措,看拍现在上线,也是乘着政策红利的东风而来。
但最令人担心的一点是:虽然中国短视频市场增长迅猛(2015年达7.65亿元,增长率117%),视频逐渐成为继游戏之后第二个长期霸占用户手机时间的内容,但产品同质化严重,相信2016年即将开始火拼。
那么,既然马上要开始火拼了,看拍为什么还要“偏向虎山行”呢?
肖永革解释道,很多互联网公司现在的路都走偏了,甚至有些自我膨胀,以为互联网+可以包打天下。其实,大家应该回归到互联网的本质。也就是说,互联网永远取代不了空气、水、土地、面包等物质或资源本身,其作用只能是对于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利用。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解决了世界对煤铁等资源的依赖,第二次工业革命解决了对石油等能源依赖,其本质是一样的。
那么,看拍试图解决什么?能解决什么?
在回答问题前,他问了一个问题:“世界上第一位微信大咖是谁?”
是2500年前的孔子,因为《论语》都是140字左右。这是他作为《Touch》(管理杂志)主编采访时任国际管理学会主席陈明哲博士(美)得到的答案。
正是这一点,激发他脑洞大开,从而萌发了创业青年微视的幼苗。他认为,古今中外,男女老幼,无论从5000年前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或中国的甲骨文、竹简,到纸张,再到全世界PC时代,甚至到以后的可穿戴设备,无论载体如何发展变化,无论技术如何飞跃,技术总有极限,娱乐时刻会成为过眼烟云,而人类希望传播交流的,永远是内容——优质的内容,正如《论语》。尽管人类已经可以飞越冥王星了(2015年7月15日),但奉为圭皋的,依然是千百年绵延不断的优质内容。
这,才是短视频应该依赖的本质和核心。而看拍试图解决的正是短视频的优质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能创造优质内容的资源哪里?
从UGC创造的内容惨不忍睹,比如很多人在朋友圈晒口红、晒盘菜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传播的价值,所以频频被朋友圈屏蔽,成为海量的信息垃圾。对此,肖永革更加坚信:莫言1个小时可以学会使用微信,但马化腾一生难以写出诺贝尔文学奖巨著。因此,优质内容在PGC。而中国拥有以电视台为中心的300多万专业影视制作人才。目前,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衰落,加之移动端对电视用户的剥离,使得电视行业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而这300多万人才,面临着行业转型、业务转型、作品(产品)转型。引导这些能创造优质内容的专业人才进入移动视频行业,目前正处在一个最佳的时代机遇。
第二,看拍凭什么优势,能引导这些人才呢?
肖永革说青年微视拥有2大神器。第一是基因相融。互联网行业特别强调基因,没有在行业内浸润过,很多战略、战术理念只会是纸上谈兵,难以融合和落地。而肖永革带领的青年微视团队的基因,就来自两大行业,即凤凰卫视、亚太卫视、湖南卫视等内容资源和腾讯、UT斯达康、金蝶软件、酷派、中国移动等IT DNA。其本人作为创始人,有IT基因,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参与者,曾作为第一家外资互联网公司美国商务网(1998年)市场部的创建人(当时阿里巴巴刚起步,马化腾还在润讯打工),金蝶国际软件高级策划顾问兼管理杂志《Touch》主编。内容基因更是强项,曾任凤凰卫视《商旅冲动》、《财智人生》总策划,亚太卫视总编辑,1996年的社会学报告《离婚大革命》曾获奖,长篇古典小说《三国绝对很邪乎》重构三国,中篇小说《把一个男人教成熟》2003年来为数百家网络转载,成为很多男生的教科书,电影剧本《盐城故事》2007年拍摄等等。另外,他还是贵州茅台等12家上市公司Investor Relations 总策划。作为影视+ IT + 投资跨界三界的高端人才,国内并不多见,从而保证了行业跨界的有效融合。
另一神器是“专业引导、全民参与”的定位策略,具体落地模式就是“剧本+ DIY 拼接”。剧本作为所有影视内容的源头,可以作为引导专业人士参与的模式和工具,既明确了区分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也建立了市场竞争的专业化门槛。当然,仅仅依靠专业人才,既有巨大的知识产权成本压力,也不符合互联网人人可自由参与的精神。因此,DIY 拼接,则有效借鉴维基百科模式,最大程度鼓励越来越多的视频爱好者参与制作(UGC),从而丰富了节目来源并降低节目成本,真正对接互联网产品“公开、平等、参与”的体验需求。
为了验证这一模式,2015年8月17日看拍推出“七夕情人节你和谁过愚人节”H5 导流量傻瓜游戏,只要输入任何姓名,就可以摇出无限组合的“神秘人物+ 地址+ 动作”(微剧本雏形)漫画(全部原创)。因为很多人在中学、大学玩过类似游戏,所以在没有支出运营费的情况下,仅凭十几名员工自己传播,3天10万多浏览量,3万多下载用户,成绩令人满意。而2015年8月20日上线的看拍App(安卓版),正是游戏版的升级视频版,为用户提供了自行拼接短视频的多种玩法和热门分类,如:奇葩搞笑、男神女神、生活时尚、装逼神剧等自由拼接,连自行创作拼接拍摄的音乐都是购买的原创。
商业模式方面,短视频行业具有媒体属性,主要收益来源为广告,但短视频存在“屏幕小、时间短、植入突兀”等行业难题。看拍通过在“人物+ 地址+ 动作”的微剧本模式中,植入商业元素(如企业大楼、产品等),能较好地融入故事中,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在没有运营推广的情况下,看拍的用户量正稳步增长,已有企业合作,并开通了拼接商业版。未来,看拍还将引入VIP会员模式、开通“青年商城”等,逐步完善商业模式。
自2013年9月,青年微视核心骨干开始探索利用电视资源优势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商业模式,创造一款新的短视频应用。经过两年的研究、探讨、论证,并整合电视、IT、资本等跨界资源,逐步厘清了产品模式、商业模式和发展思路,即:坚持走专业化发展方向,不走技术路线,因为拼不过国际龙头Clips;不走明星路线,因为没有秒拍背靠的新浪和黄晓明等资源;坚持走内容路线(公众号已发表专业影评57篇,阅读受众过百万,最高点击20万),学习《大圣归来》潜心八年打造精品的精神和成功之道(冲击10亿市场),围绕、引导影视资源,深耕“微剧本+DIY 拼接”模式,开发视频 DIY 用户,为创建中国最大视频交易、社交平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