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平台搭建中的价值管理(8月31日)


公益平台搭建中的价值管理(8月30日)
 
关键词:平台搭建  公益  价值
 
21世纪的企业,基本都以软件为灵魂,以平台为支撑,以硬件产品推广与销售为利润来源,商业的本质总是免不了公益外衣的包装,专业的核心与娱乐的形式结合,顾问式的营销变成了以展示与演讲为主要形式的“路演”,面向公众成为热门话题。
当演讲形式与娱乐精神结合,就会诞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假如可以与明星同台,更可以夺取更多的关注,但假如你本身就是明星,无需其它明星助阵,就可以起到汇聚资源的效果。但问题是,明星出现的地方,虽然会有媒体助阵,却终究难以避免地会变得肤浅。
只要你足够专注,并有整合足够资源的概念、平台、团队与技术,并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平台,胸怀全球并不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但貌似所有平台在成熟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变得肤浅,因为只有肤浅会让更多人关注,你要做的就是把那个蓄水池挖的更深一些,容量更大一些,导流系统做得更好一些,管控模式更智能化一些。
情怀是可以作为企业家的标签的。逐利的本能与任性的情感也可以形成统一。作为有情怀的人,你可以很煽情,也可以足够理性,你可以充满责任感,甚至充满使命感。但是你在平台上玩深沉总是很累的,你在公众面前秀专业,也会受到排斥。
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当思想贯彻到团队,实现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即使个人的效率再高,节奏都会被团队影响,拥有平台就更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影响。
 
在定位的初始就需要想到战略规划,在战略规划的时候就想到策略制订,甚至想到策略执行,执行中的协作、流程、模块与团队组合,此外,相关文件的重新编订,外部协作伙伴的联络沟通洽谈,方案的制订与执行细节处置,所有这一切都是彼此衔接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你挖掘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就需要考虑到,那些价值都可以为谁所用,你都可以衍生出什么样的资源,那些资源如何可以吸引外部的机构与大明星的参与?
你在执行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每个模块、每个活动都需要实行项目制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时间管理、工作管理与绩效管理都需要考虑到,其中,事与人、权与责、赏与罚、升与降等等,都是必然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每个人都有公益情结,问题是你让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决策。
公益情结最容易调动的是政府与媒体的资源,更容易形成平台效应,所以假如你希望搭建的是平台,并且是以慈善或者公益的名义切入那个市场,还是暂时收敛你那逐利的本性,反其道而行之吧。即使那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带有公益色彩的,必然有个牵头的机构,比如慈善基金会之类的NGO组织,让外界看你貌似不赚钱,从而消除对你的抵触。了解每个人的需求与预期利益,并努力让其需求得到满足,利益得到分享,至少从逻辑上得到相应的道理支撑。
 
公益情结所遵循的逻辑关系是:先设定你所面对的核心目标市场,挖掘其核心诉求,深入研究各方面机构与个人的资源价值与预期需求,通过搭建基本平台,设立不同通道,组建专业团队,形成激励机制,实现多赢互动的机制,这些都是平台搭建所需要的基本要素。
在平台中,你会得到相应的政策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传播资源、人脉资源、市场资源以及各种衍生资源等等。在整合到这些资源之后,将那些资源进行分拆、组合并包装,重新解构,形成不同的套餐、餐单,并有可供选择的服务组合。
在自身平台之外的世界中,有政府机构、有传媒平台、有企业客户、有外包伙伴、有渠道代理。也只有在认清了自己之后,才能有策略地去给他们重新定位。形成基本平台与相应组合之后,才有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比如有些是你的客户,给你送钱的;有些人是你的旗帜与标签,让你名正言顺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有些是你的保护神,让你合法运营并收钱的,有些是你的渠道,帮你收钱;有些是你的供应者与服务质量的保障,为你分忧解愁;有些人是你的传话通,让你的影响力更深远;还有些是挖空心思憋着要看你的笑话的。
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你需要知道,哪些是哪些的基础,哪些是哪些的资源,谁能满足谁的需求。在内部各自有什么样的职责分工。你所处的环境中,每个人你都得罪不起。只有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企业生态系统之间总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简单地说,企业优化内部生态系统的目的是更好地整合外部生态系统的资源,辅助生态系统是为优化内部生态系统而存在的,外部生态系统是让企业有更为健康的形象呈现的。
 
贾春宝
2015年8月31日星期一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