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工业水平看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水平看机床,足以看出作为“工业之母”的机床业在工业中的重要性。我国是世界机床制造第一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机床进口国。造成这一矛盾局面的主要原因我国机床技术水平落后。中国机床产业的现状,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就是“大而不强”.
机床工业大而不强制约着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中国正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时刻,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对高档数控机床、高效刀具、精密量仪的需求量大、依赖性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纺织机械、铁路交通等各行业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进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过程,都离不开对机床工具产品越来越高档的需求。
目前中国机床产业仅仅在规模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与机床制造强国相比较,在结构、水平、研发和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①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价格战,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针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国产机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所供非所需,所需不能供的结构性矛盾,目前虽有改善,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②高性能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发展滞后于主机,并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
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关键、共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社会化的研发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④中国机床产业还没有实现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模式的转型。尤其是工程集成能力弱,为汽车等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提供成套生产线还处于起步阶段。
⑤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多而散,全行业企业多达5944家;主机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配套能力弱,产业分工不清晰;与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链体系还不够完善。
⑥高端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高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研发的领军人才;缺少高级技工;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目前,高端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由于国际机床市场营销策略发生变化,以高技术为先导,用高技术武装的低价格中档机床产品迅速占领我国机床市场,对我国国内机床企业提出严峻挑战。要想“实现由大而不强,向既强又大的转变”.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下面从市场、产业和技术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市场变化趋势
(1)国内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将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向中高档数控机床、高档刃量具和成套设备为主转变。
(2)市场需求水平提高,市场细分加剧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对数控机床产品的需求结构和水平将发生较大变化,制造水平将有一个新的提升。
2.产业发展趋势
(1)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趋势明显
(2)高中低需求将长期存在,产业结构与产能将逐步优化中国机床产品目前数控化率还比较低,地区和产业发展也不平衡,多种经济形式将长期存在,这些因素都决定未来中国机床市场的高中低需求将长期存在。但可以预见未来中低档产品市场需求将逐步下降,高档产品需求将快速增长。
(3)行业内将会涌现出一批大而强、小而精或小而专的企业将逐渐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4)产业地域分布更趋合理,产业聚集度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区域经济规划的逐步落实,特别是市场配置资源手段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显现,机床行业的产业布局将呈现地域分布的特点。
3.技术发展趋势
(1)技术研究模式转变,市场需求拉动成为主导中国机床行业技术研究模式将从跟随式向探索式、从被动式到自主创新转变,研究主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市场需求成为研究的主要动力。因此,在市场需求拉动下,中国机床行业的研究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2)技术投入多元化,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将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投资继续发挥导向性作用的同时,企业自筹资金、社会化融资、外资将成为技术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3)技术研究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才全球化配置趋势明显由于研究模式的转变和研究投入的多元化,中国机床行业的技术研究国际化参与度将显着提升。
(4)技术研究实力增强,技术发展步伐与发达国家同步高精度、高速度、复合化、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制造将成为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产品制造精度、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
中国机床产业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的研发和市场开拓,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全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产业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完成由大变强的目标。
中国机床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