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早晨7点,我们从南京出发直飞拉萨。15点30分,飞机降落在贡嘎机场。
西藏自治区律师协会何副秘书长笑吟吟地站在接机口,手捧洁白的哈达,“扎西德勒”,这句只在影视剧里听到的问候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江苏省援助地——林芝地区司法处徐国宏副处长就林芝地区的律师工作现状、工作要求、风土人情向我们做了介绍。虽然来藏之前思想上已做了充分 的准备,但还是没想到整个林芝地区只有一个律师事务所、3名律师且全部集中在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其他7个县均无律师,听到此我有点惊讶。当他们听到我所 在的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有近200名律师时,他们也感到很惊讶。工作如何开展?我们林芝地区4名援藏律师一时都没有主意。我想我们的思想意识、 办案思路、办案技巧都要尽快调整,我向徐处长提出想和林芝的律师事务所开个座谈会,向他们学习取经。
入藏第3天早上9点30分,我们坐上了林芝地区派来接我们的越野车,离开了阳光普照的拉萨城前往米林。
司法局在县政府大院里,一共有9个人,包括米局长、格桑局长。我的办公室在最靠东头的一间,大约十几平米,一张办公桌,一张三人沙发,还有网络,基本的办公条件都具备。贵阳刑事www.gzsifa.com
两周过去了, 2014年3月16日,藏历正月十五,是米林县羌纳寺的展佛节,这是当地一次重大的节日。米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羌纳寺藏历十五展佛节为契机,开展文 化、科技、卫生、法律和爱国爱教宣传服务“五下乡”活动。我当然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宣传法律,同时能有机会在西藏过展佛节我也感觉非常幸运,心中 满是期待。
我们做宣传活动期间,那边的展佛节各项活动正在进行。不过我们展台的周围还是围了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三三两两过来,问些小问题,然 后向我们要宣传资料,显得很好奇,也很羞涩,是那种让人感动的纯朴。我抓住他们问问题的机会,努力使自己的回答通俗易懂,看着他们点头努力理解的样子,我 知道他们对陌生的法律很感兴趣。
太阳快下山了,我们坐车返回。我在想,没有律师,不打官司,这里的人依靠什么来解决争议,缓和冲突,做到社会有序?这个问题值得我好好想想。
又是10天过去了,转眼我到这里快一个月了,米林县法院的王院长告诉我,法院有一个刑事案件定在3月26日开庭,米林县法院每年办理刑事案 件的数量很少,以往也没有律师辩护过,所以想在案件开庭时组织全院干警观摩学习,并希望我作为被告人的辩护人出庭。我听了非常兴奋,这是我入藏以后的第一 个案件。我立即开始做准备工作,并取消了近期回南京处理急事的计划,还安排专人将出庭手续和律师袍从南京送到米林。
今天我要开创米林县律师辩护的先河,自豪感油然而生。可在此时,该案的书记员卓仁却耷拉着脸不好意思地过来了,“被告人说不要律师辩护”。 卓仁不知怎样解释,斟酌半天冒出了一句。“我和被告人联系了,但他说不要律师辩护。我对他说律师是为你说话的,并且是不要钱的志愿律师,但他还是不要。” 卓仁不停地向我解释,好象她办了什么错事。
我灰头土脸地回到局里,把情况汇报给米索局长,米索局长思考了一下,做出了解释:这是一个交通肇事案件,被告人并无主观恶性,他可能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应当受到处罚,不需要别人为他开脱,所以他拒绝律师辩护。
我听明白后,既为这个正直善良的被告人感动,又为这里律师工作的任重道远而倍感压力。我决定还是去实地了解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
我先后去了法院和检察院,了解到这里的案件数量太少了,确实养活不了一个律师。这里地广人稀,又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和人之间经济交往少,矛 盾纠纷少,所以案件数量少。但是如果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是不是用宗教信仰、熟人调解等方式就可以解决?用法律以外的方式解决纠纷,结果是否正义呢?没有律 师参与的案件,会不会导致错误的判决?抑或没有律师参与,不凭律师的智慧和技巧,法庭查明的法律事实是否接近客观事实呢?
疑惑太多了,这些问题可能短期内找不到答案,需要长时间的考察、比较和思考。
到了4月下旬,我突然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陆续有案件来了。先是粮食局朱局长来找我,根据县政府统一规划,县城沿街的两层门面房要全部拆 除,产权人属粮食局的门面房要由粮食局出面与承租人谈搬迁问题,但20户承租人因为补偿没有达成协议而拒绝搬迁。粮食局与承租人的谈判从2013年5月持 续到现在仍没有进展。县政府在不断催促,已经不能再拖了。朱局长希望我出面与承租人谈判,我自然责无旁贷,马上开始做准备工作。先了解西藏和林芝地区的拆 迁补偿政策,掌握作为经营户的承租人补偿标准,并且对承租人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一切准备妥当,我先找承租人张某来谈,他在这些承租户中比较有影响力且承租 面积最大。我让他先报要求补偿的金额和依据,然后我们对照补偿政策一一进行解释、沟通,分歧在不断缩小,谈判进展顺利,终于一周以后,他带头签了补偿协 议。我长出了一口气,好的开头,事情成功了一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剩余的19位承租人全部陆续签订了协议。谈判过程虽然艰难,但成效卓著,我不禁感到了 自豪。
我最早接的一个诉讼案件,是达琼诉索朗卓嘎离婚案,她听说县里来了律师,就到司法局来咨询试试。我向米索局长了解当地的婚俗情况,又向法院 的同志了解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这个案件以调解结案,看起来双方都很满意。后来几天又接二连三地接待了十几个人,有的要诉讼,有的要代书诉状,有 的要代写协议,有的要代写支付令,真是忙啊,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还要加班准备材料。
忙并快乐着。
通过这忙碌的一个半月,终于慢慢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这里并非不需要律师,只不过是没有律师而已。由于没有律师,导致当地群众对律师的作用 一无所知,在遇到纠纷、冲突时,他们不会想到找律师、靠法律解决,只能无奈地接受并不完美的现实。我来到这里之后,当地群众听说县里来了律师,都很好奇,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向我咨询。经过法律分析,使他们认识到解决矛盾冲突有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式,都十分乐意地接受了。
我想,藏区无律师县是需要律师的,可能这里的案件不足以使律师收入丰厚,所以留不住律师。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的志愿律师活动正好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如果能将志愿律师活动常态化,藏区群众的法律意识一定能够提升,藏区的社会将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