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参加中欧举办的活动,我都有种回归内心的感觉。我做洗衣服这行做了20多年,别的什么也没干过,2002年刚刚到中欧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一起吃饭,一个同学说,中欧特别有名气,没想到这么快就堕落了,洗衣服的都来了。足足一个月,我也没告诉他们我就是那个洗衣服的。
我选择的这个行业做起来的确非常艰难。我曾经是一个大学老师,放着好好的书不教,跑去洗衣服。哪怕做洗衣服这行做了很多年已经做到极致了,也没有怎么被人关注。眼看50岁的人了,没想到台风突然来了,是不是应该非常珍惜?
互联网思维就是市场经济的思维
前段时间股票还没有开始跌的时候,我非常敬佩的两名中欧教授意见有一些分歧,其中一个说有互联网思维,一个说没有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两位深受市场经济理论影响的教授会持如此相反的意见?
上个月我去硅谷待了十多天,一个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上来就问我什么叫O2O?我说这是硅谷,你又是很著名的投资人,怎么会问我什么是O2O?如果不存在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现在都被颠覆,都在诚惶诚恐,不断地投资到移动互联网去?
后来我就明白了,事实上,如果非要说有互联网思维,那互联网思维就是市场经济的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提高了性价比,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而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不就是市场经济做的事情吗?
在硅谷的时候,另外一个人问我,移动互联网怎么颠覆香港?我一听就懵了,怎么颠覆?香港非常方便,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已经深入到毛细血管的每一个部分,怎么被颠覆?不像北京,外地人去北京要小心一点,在长安街找不到厕所,会憋死。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过去15年里,我们离市场经济很远。美国的个人电脑市场,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九家是传统企业,只有一家是互联网企业。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是一种颠覆,但是在美国,可能只是一个工具。为什么美国传统企业没有被移动互联网颠覆得那么厉害?就看传统企业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到什么程度。我在硅谷跟一个总裁聊天的时候,他说颠覆式创新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有使命感,你做的事情不能因为改朝换代就没有价值了。做房地产的,不能因为上级政府支持房地产,你就能赚钱,政府不支持房地产,你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
第二个要素是创新要人性化,要满足人的需求。
第三个,在前两个的基础上,效率提高10倍,或者成本减至原先的1/10。
可是在中国太难了,过去的十多年里,真正的企业家经济已经走远了,我们都去参与资源要素竞争、参与权力竞争,挣快钱去了,至于为用户、为社会创造价值,好像已经忘了。最早我们的确是这么干的,但是后来,尤其是过去四五年,是这么干的吗?我们可是盯着财务报表和利润,怎么赚钱怎么干,所有的企业家都炒房地产、炒股去了,为了房地产可以投机,为了股票可以投机。
我记得李克强总理讲了“互联网+”以后,所有的企业家都明白了,要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结果股票狂涨之后,朋友圈里全都在谈股票,三个月之前还在讲用户价值,怎么现在全民挣快钱去了呢?我们原来反省不要挪用企业家的钱和现金流炒房子,怎么现在炒股票去了呢?创业者把钱拿出去炒股票,你指望一把赚回来,可是万一回不来呢?还谈什么商业模式?
炒房子可以投机,炒股票可以投机,创业现在也变成了投机行为。可是创业要有用户价值,一定要有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这个基本的企业家灵魂,才能够转型。我个人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互联网思维是用户至上,不是客户至上

有一次我搜索一家餐馆,很有名的餐馆,我不想通过APP,就想通过网页搜索,或者通过114找到这个餐馆,就是没找到,说明什么?说明大家还是客户思维,而不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就是用户满意度至上,企业原来是销售额至上,是客户至上。两者的区别是用户至上是有温度的。
2000年3月对我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高盛说要给我投资,但他们发现洗衣行业不能算作连锁行业,洗衣店总部基本上只是靠卖设备赚钱,不能通过耗材控制品质,高盛很快就把投资全都收回了。洗衣行业很难做:重资产,现金流集中,满意度不好控制,招不到员工,房租太贵,除了降价没有别的方法。
高盛走了以后我很郁闷,2000年9月23日,我和新浪合作推广网上洗衣,这才明白,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优势是庞大的用户,不是洗衣的设备。那一年我才明白了什么是专业化,专业化不是围绕一个行业专业化,是围绕一个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如果我觉得用户数和消费频次是我的优势,我就应该集中火力扑到这个上面。这样一想,顿时就觉得眼前一片蓝海。
但是应该怎么实施呢?我听人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别有名,我就报名了。每一次上课,我都把问题抛出来,战略课也提,市场营销课也提。教授觉得洗衣这个案例特别好玩儿,能够把复杂的理论付诸实践,课堂结束之后,组织同学们讨论我到底怎么办,因为我做的事确实很有挑战性。我很幸运,2004年快毕业的时候找到了一个方式,到现在这个案例还是全国最佳优秀案例,也就是“一带四联网卡”模式。
所谓“一带四”,是指在一家设备店半径300米至500米范围内由总部开设4个直营收衣点,收衣点的衣服由附近的设备店负责取送和清洗。这种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在保证顾客洗衣时间不受损失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满足了顾客的便利性需求,同时,通过总部直营收衣点为加盟店源源不断地输送业务,使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结成以利益为纽带的真正意义的同盟关系,解决了目前总部对加盟店的管理难题。
这个模式一下子使我和终极客户之间发生关系了,使得我和供应商、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彻底改变。正是因为这个转型,实现了由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型,原来服务的是加盟商,现在服务的是衣服背后的用户。正是因为这次转型,才使得“e袋洗”的出现顺理成章。
O2O要有温度

我所处的行业,使得我一直离中国的底层很近。越是在底层,就越能感觉到移动互联网风口的来临,越知道机会来之不易。
服务行业如果做移动电商,要做的不是思维的闭环,京东和阿里都是完成了思维的闭环,而没有实现用户满意度的闭环。什么意思?顾客在我这里洗衣服,洗坏了我承担责任,法律上、道义上都是我承担,如果说不是我管,不归我管,那就有问题了。用户需要满意度,O2O对关键的问题要有温度、有担当,形成用户满意度的闭环。我转型的10多年都是在转这个。
e袋洗推出APP以后,我首先在中欧的校友里推,因为如果不好的话,他们立即会反馈给我,同时这些顾客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否则的话不理解你想干什么,会特别挑剔。
过去洗衣服,经常顾客送衣服来的时候就吵起来了,因为店员说羽绒服是长的,顾客说是短的,因为长短的价格不一样。可是对洗衣店来说,长的、短的、中的在成本上没什么差别,只是一种想赚钱的措施而已;一个洗衣店,洗300件衣服和洗50件衣服,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e袋洗的模式是把原来的散客变成团体,交给洗衣店。传统洗衣店刚开业的前两三个月的时间没有顾客,现在我从移动互联网上面调客户给它们。
移动互联网肯定是颠覆服务业,所以我琢磨出了服务系数这个词。服务系数高是什么意思?员工跟顾客面对面打交道时间的长短,决定服务系数的高低,服务系数越高,被移动互联网替代的可能性越小。哪些事情的服务系数高,抓紧增加这些服务。我看过一个洗衣店,除了洗衣服,还能修鞋子,修钟表,修雨伞,我就看不到移动互联网怎么替代它。
现在很多人要利用O2O,O2O什么?你没有庞大的用户数,也不可能有投资人投你,你就把线下的体验做好,让谁也离不开你,就能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