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存一大隐忧


           今天中国统计局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尽管官方对经济数据较为乐观,但笔者认为数据中透露出一丝凉意,显示经济复苏不仅较难,反而若果没有进一步措施跟进,再次探底也绝非没有可能。

   据统计局网站15日消息,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长8.4%。统计局认为,  总体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二季度主要指标增速企稳向好,国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增强。
 但是从数据看,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有一大隐忧不可忽视,从投资数据看,2015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713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5%),增速与1-5月份持平,看起来基本无忧,但从细分数据看,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95620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1-5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5261亿元,下降7.7%,降幅缩小1.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79663亿元,增长9.7%,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0697亿元,增长17.1%,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投资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这说明企业投资动能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制造业去产能化没有结束,另一方面是制造业盈利水平下滑,无法激发企业投资热情,三是融资难与贵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从数据也可以看出,6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0%,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267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8%。销售数据较为低迷,预示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工业企业交货值下降意味着销售价格下降和销售规模下降。
     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盈利水平难以提升,就业率也就难以乐观,这会影响消费水平增加,以消费促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困难。这是经济复苏一大隐忧,亟待重视化解。
   经济复苏主要依靠实体经济投资增加,而不是依靠国家投资增加,现在经济没有出现快速回落,主要是国家加大投资所致,1-6月份,第一产业投资6159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与1-5月份持平,第一产业很大一部分投资可能来自于国家水利投资等基础性投资,而单纯国家投资增加拉动经济模式是不可能持续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长8.4%。这与上半年资本市场疯牛走势有关,带动金融业收入增加,另外得益于股市火爆,5月底开始,地产进入新的上涨,深圳房市一度火爆引发政策调整担忧,下半年股市要如同上半年火爆几无可能,加上IPO暂停,再融资审核趋紧,交易萎缩,金融业高增长难以为继,对GDP拉动会逐渐趋弱,至于地产走势,与股市跷跷板效应不可能持续,上半年许多投资者采用杠杆交易,赚饱了钱,可是在一轮暴跌之中化为乌有不说,甚至连老本也已经配光,其中就包含房产首付,买房动力趋弱,地产复苏力度也将趋弱。因此下半年经济要想得益于第三产业大幅增加几率较为渺茫。
  就股市与经济关系,统计局官员在回答记者时指出,党中央和国务院深入推进改革,减政放权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营造了有利发展环境,政府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为股市创造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中国经济优质高效发展。但可惜没有明确说明股市波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该官员承认股市波动对经济复苏是有影响的。
  笔者认为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隐忧,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只要企业投资意愿不能有效提高,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就难以顺利推进,从国家刺激政策来看,是以基建托底。财政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宽松三者联手进行,因此加大基建投资依然不可少,这可以刺激整个市场需求扩张,货币宽松也没有停止的内在要求,继续以降准的方式释放长线资金依然有必要,通过定向宽松为保增长注入活力也是不可或缺。这可以降低企业资金负担,为企业注入活力。另外减税降负也是要适当加码,减轻企业负担,比如降低五险一金费率也该尽快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