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所写“學” 字之天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春三月,康熙帝御书“學逹性天”匾,由钦差喀拜送到洛阳伊川平等乡邵夫子祠安乐书院。“上龍飛二十有六载岁次丁卯春三月二十日,钦差内阁纂修会典收掌官撰文中书舍人黑色同钦差内阁纂修会典翻译官办事中书舍人加一级食六品俸喀拜公捧皇上恩赐御匾到洛,文武大小各官 阖邑绅衿,跪迎郊外,欢呼载道。次日鼓吹导引,陪赴嵩邑之新店镇邵夫子祠,两邑文武官员绅衿士庶,欢传数百里,眼同跪,开御箱悬挂,稽首谢恩。”




康熙《學逹性天》御匾,除了伊川平等大莘店邵夫子祠安乐书院有这个御匾外,全国好几个地方也有,本人收集图片资料如下:
1、洛阳安乐窝邵氏祠堂的御匾

2、嵩县程村程夫子祠的学达性天

3、湖南岳麓书院的学达性天

4、福建武夷山朱熹园的学达性天

5、江西庐山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达性天

6、建阳市水吉小学朱熹讲学地学达性天

7、陕西宝鸡张载横渠书院的学达性天

河南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安乐书院《學逹性天》匾的资料出处,来源于国家清史档案,与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社保存的明代二十卷刻本《伊川击壤集》的记载相同。另外《皇清文献通考》卷七十三记载“(康熙二十五年,颁学达性天四字匾额于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堂及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颁日讲解义经史诸书)”。
仔细审看以上几个地方的《學逹性天》匾,的尤其是“學”字,几块匾的写法略有不同,可能是后世战乱对原匾保管中出了差错。
康熙《學逹性天》四个字中的“學”字,是区分不同地方《學逹性天》不同之处的关键字。
相比之下,河南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安乐书院与陕西宝鸡张载横渠书院的《學逹性天》匾的写法是一个类型。
洛阳安乐窝邵雍祠与嵩县程村程夫子祠的《學逹性天》是又一种写法。
朱熹白鹿洞书院、武夷山朱熹园与湖南岳麓书院的《學逹性天》是第三种写法。
建阳市水吉小学朱熹讲学地大石头上所镌刻的《學逹性天》,系复制于河南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安乐书院的《學逹性天》匾牌。
据有关研究康熙性格与书法的学者介绍,体现康熙最有个性的就是这个學字。
繁体字學字,上部两边是对称的左右手,两手中间是易经符号爻,因为古代把易经尊为六经之首,办什么事都会用爻卦预测一下。
康熙所写的學字,与众人不同。首先起笔先划一竖 |, |是八卦符号乾卦之阳爻。起笔的|表示天 ,表示天是老大。接着又划一笔 |,表示康熙自己是天子,替天行道,独掌乾坤。
接下来的爻很有意思,写成“与”而不写成爻,右边仍是手。据有专家研究,其意思是:我是天子,独掌乾坤,替天行道,说一不二,无需事事先爻卦。我的诏令,对也是对,错也是对,必须绝对的服从执行。康熙一生办事果如其性格,执掌朝政六十年,开拓出大中华盛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流芳。


康熙为什么会给邵雍题写“學逹性天”匾?
邵雍在伊川生活了二十年,他在大莘店“安樂書院”中撰写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观物篇》、《伊川击壤集》等哲学、易学、史学等著作,对历史演变、朝代兴衰规律有独到的研究,他提出的警世格言振聋发聩:“ 功德在人也,不在天也,可修而得之,不修则不得” 。
他在《渔樵问对》中写到:““夫天下将治,则人必尚行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言也。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
“以峻其刑罚,欲民不犯而民愈犯;厚其赋敛,欲国不竭而国愈竭。”
“士可杀不可辱,民可近不可下。上能抚如子焉,下必戴其后也。”
乃精辟惊世良言。


邵雍二十卷诗集《伊川击壤集》,吟咏随意、立意高雅,富有哲理,被誉为自孔子删诗书以后最好的诗篇。他先后受到三位皇帝的赐封:宋哲宗元祐年间,朝廷按谥法,温良好乐曰康,能固所守曰节,赐谥“康节”。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正月,封邵雍为“新安伯”(新城故国安居乐道之伯),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道学五子”,从祀孔子庙庭。
他淡泊名利,不为官位所诱惑,埋头钻研,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在千秋万世永远受到后人敬仰是当之无愧的。 可能康熙认为邵雍不仅是个哲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最有意义的是他给世界送来大礼,他创立的天根月窟论是认识宇宙奥秘的金钥匙。
邵雍的诗《闲行吟》写到:”长忆当年扫弊庐,未尝三径草荒芜。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
他所说的“会得环中意”指的是什么呢?
邵雍说过:“天下之言读书者不少,能读者少。若得天理真乐,何书不可读?何坚不可破?何理不可精?”他还研究易经,通过对象数内涵的研究,探寻宇宙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与逻辑,他首创的先天象数学理论,在《观物外篇》有论述:“有意必有言,有言必有象,有象必有数。数立则象生,象生则言著彰,言著彰则意显。象、数则筌蹄也”。“象起于形,数起于质,名起于言,意起于用。天下之数出于理,违乎理则入于术。世人以数而入于术,故失于理也。”
邵雍解说《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新学说的意思是:一切创意皆可用语言表达,能用语言表达就可画出图像,有了图象就可以编成数字。那么反过来说,数字就会变成图像,图像又会变成语言,语言就会表达原来的创意。这种意、言、象、数的互变,要依靠用阳爻|天根和阴爻0(--)月窟加一倍法二进位来实现,就是如今电子计算二进制的原创理论,也是世界上提出此理论的第一人。
但世人却把象数理论用于“算卦、看相”等“法术”之类,失去了价值。他把卦象中的阳爻(—)起名是“天根”“1”,阴爻(--)是“月窟”(圆圆月亮似得窟窿)“O”,
朱熹编辑印刷《周易本义》时,收录了邵雍的《伏羲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宋代哲学家邵雍为了帮助人们解读《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创造了“天根|和月窟(月亮那样〇 圆圆的窟窿)”专用名词.他的《伊川击壤集》诗中,写到:“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识天根不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识天根,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三十六宫”见东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唐骆宾王《帝京篇》:“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中,自复至乾共三十六爻”为“乾阳三十六宫”、“自姤至坤共三十六爻”为“坤阴三十六宫”。《玉函通秘》中的六种“三十六宫”概念:三十六宮,分操象緯之權。冬至地雷復;大寒地澤臨;雨水地天泰;春分雷天大壯;穀雨澤天夬;小滿天天乾;陽生之卦六,六六三十六爻,為三十六宮。夏至天風姤;大暑天山遯;處暑天地否;秋分風地觀;霜降山地剝;小雪地地坤,陰生之卦六,六六三十六爻,為三十六宮。無時無地不有三十六宮,斯為天道活潑。
《大成捷要》:天地万物的大神通,境界分为: 天上三十六宫(神仙 宇宙),地面三十六宫(人间事务),地下三十六宫(鬼 未知)。 因而,邵雍所说的“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是借用之语,可理解为天地万物万象一切事物象与数之间的互变规律,都可由天根月窟之间的变幻来破解其奥妙。
乾遇巽时观月窟,意思是说,三个阳爻即八卦中的乾(≡)“|||”,与八卦中的巽(||¦)“||〇”,相配组成六十四卦中的“ 乾遇巽”夬、姤卦(|||||¦), 这一卦象数字写法为“|||||〇”。可观月窟(¦)“〇”。
地逢雷处识天根,“地”是八卦中的三个阴爻坤(¦¦¦,三个月窟〇〇〇),逢雷震卦(震卦¦¦|), 组成六十四卦中的“地逢雷”剥、复卦(¦¦¦¦¦|),此卦数字写法为“〇〇〇〇〇|”。卦象中。前面五个阴爻,后面一个阳爻|,即识天根,象征阳气的初生。
邵雍将阳爻—(︱)命名为“天根”,绝妙而切题;将阴爻-- (0) 命名为“月窟”,即,月亮似的圆圆的窟隆,形象又准确。用来解读《伏羲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中的128卦象,不论多么深奥复杂的卦象皆是|与〇的不同变幻排列,此图显示的|与〇变幻的二进制排列规律一目了然。

邵雍创造的工具就是将易经的六十四卦象精心排列,用阳爻|(—)和阴爻0(--)有规律的变化形式,画出数码方圆模型《伏羲先天八卦六十四卦次序图》。邵雍的这张“图”,核心是把复杂繁琐的六十四卦数字化,于是《伏羲先天八卦六十四卦次序图》中的128卦象,恰好是000到111共8个基本序数,0到63循环加倍变幻。
按照邵雍的图,天根|和月窟0(¦)是八卦爻象按一定规律的反复不同的数码组合复加变幻。如乾111,坤000,震001,离101,兑011,巽110,艮100,坎010,分别可与易经八卦阴阳二爻变幻对应,通过0与1引申,就可以表示一切数字,所有的卦象也就是0和1的组合。叠加起来就成为六十四卦方圆图的图形。比如坤卦复卦就是000000,乾卦复卦就是111111,大有卦就是乾111与离101组合成111101等等。
邵雍伏羲图的先天六十四个卦象,也正好可以看作二进制算术从0到63有规律的数码排列图。后世发明的二进制数码技术,即是根据此图所示规律反复叠加以至无穷,实现任何事物的象(图像)与数(数码)之间的转变。
这张图显示的是二进制数码排列模式,其组合是在排列概念的基础上进一大步的抽象思维,这就是邵雍理会出的圓“环中意”思。
这张图对世界科学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后世电子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理论基础。
后此图被多种翻译版本引用而传播到国外,说此图是邵雍得自陈传老祖的华山道藏,是“伏羲”画的,于是后世把邵雍的原创“先天图”当成了伏羲的作品。所以莱布尼兹发表著名的论文:《关于仅用0与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其应用以及据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将二进制与中国的八卦联系在一起。
邵雍的“天根月窟”象数理论与独创的“先天图”,为后世数码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无疑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启蒙性理论和图示模型,推动了世界数码技术的开创与发展,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历史文明进程。可以说,邵雍的历史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
康熙认为邵雍的学术研究,达到“性天” 的高度,一点也不过分。
据美国人孟德维所著《莱布尼茨与二进制》书中记载,康熙二十五年,康熙聘请的西方洋人顾问白晋和闵明我,对康熙皇帝说,中国有两个伟大的人物,一位是伏羲,发明用几根草棍(耆草算卦)就可以预测事物的结果。另一位是邵雍,发明《先天六十四卦图》,用天根月窟两个数字可以囊括世界天地万物的变化,这两个人不仅仅是中国的圣人,而应是世界优秀人物。
康熙很高兴,于二十五年(1686年)冬,御书《学逹性天》匾,在二十六年(1687年)春三月,派他的贴身侍卫、首席秘书、翻译官噶拜为钦差,将《学逹性天》匾送到(嵩邑莘店)伊川新店邵夫子祠安乐书院。
据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社保存的明代二十卷刻本《伊川击壤集》 和《东都古洛邵氏家谱》 记载,御匾由钦差喀拜亲自护送至伊川:“上龍飛二十有六载岁次丁卯春三月二十日,钦差内阁纂修会典收掌官撰文中书舍人黑色同钦差内阁纂修会典翻译官办事中书舍人加一级食六品俸喀拜公捧皇上恩赐御匾到洛,文武大小各官 阖邑绅衿,跪迎郊外,欢呼载道。次日鼓吹导引,陪赴嵩邑之新店镇邵夫子祠,两邑文武官员绅衿士庶,欢传数百里,眼同跪,开御箱悬挂,稽首谢恩”。

伊川县平等村的邵康节祠是邵雍生前讲学著书的地方,名“安乐书院”,书院遗址出土有印着“安乐书院”字样的建筑材料。明代成化丁卯年间,《伊洛书院记》:“宋季逮元则有乡人别建书院曰同文、曰嵩阳、曰潁谷、曰伊川、曰洛西,专祀两程、邵、张并程子所师营道周子…….. 同文、嵩阳、潁谷三院皆荡然废之,仅存伊川、洛西二院,旧虽修茸,今亦入于坏。……河南府以伊川、洛西旧院乃命修茸而重新之。
《嵩县志》载:“邵康节祠,在县治北辛店官厅之西,中为堂三问,以祀康节先生。堂后为皇极书屋;左右有天根、月窟二轩各三间;堂东西为击壤、弄丸二亭各一间;前为门,题日‘大莘店邵夫子祠’,俱久废,止存荒柯半壁。康熙二十四年,教谕李滋修葺完固,丹垩未施。康熙二十六年,钦颁御书‘学达性天’扁额。知县徐士讷增修周垣,卷棚、大门各三楹,藻绘有加,称弘丽焉。”
清人王士祯《 池北偶谈 卷四记,康熙二十三年,皇帝驾幸山东曲阜孔庙,御书“万世师表”四字,悬大成殿。次年,以四字匾颁行天学官。二十六年河南府二程祠、邵康节祠等“皆颁御书‘学达性天’大字”。
今天我们提倡创新,应该学习邵雍的精神,沉下身来,不为名利所左右,不甘寂寞,无拘束的思考,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