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 品牌战略十一策(十)
10、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塑造企业形象不易,维护企业形象更加困难,特别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对于维护品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可口可乐在世界饮料市场的声誉和地位不断提高,竞争也日趋激烈。可口可乐的最大竞争对手是百事可乐。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利用可口可乐配方绝对保密这一点,大做文章。在穆斯林国家散布可口可乐原料中有猪油,在反对以色列的国家中又说可口可乐公司将由犹太人领导;还传出某人喝了可口可乐即刻暴死,某儿童喝了可口可乐头发变白等谣言。果然,可口可乐的销售遇到阻力,部分阿拉伯国家拒绝进口。面对挑衅和困境,罗伯特·伍德鲁夫没有惊惶失措,而是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并利用上层人士、社会名流爱喝可口可乐现身说法,进行正面宣传。如美国前总统卡特就到处说喝可口可乐有益于健康。在卡特的支持下,可口可乐重新兴旺起来。
可口可乐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配方风波”就是由于错误决策引起的。据1983年市场调查,可口可乐的占有率为22.5%,百事可乐为16.9%,1984年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降为21.8%,百事可乐升为17%。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急谋对策.在美国和加拿大向20万名13-59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55%的被调查者反映可口可乐不够甜。以此为据,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于1985年4月改变可口可乐配方。于是花费几百万美元,研制了一种新的配方,岂料产品一上市,就遭到市场拒绝,遇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成为轰动全美的特大新闻。公司每天收到无数抗议信件和1500多次电话,在旧金山还成立了一个“全国老可口可乐饮户协会”,举行抗议游行示威。百事可乐乘机发难,开展对可口可乐的攻击。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可口可乐销售额大降,损失达数千万美元。可口可乐公司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于是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挽回。一方面恢复老配方,一方面利用媒体承认错误,表示可口可乐永远忠实于它的顾客,不会改变承诺。
“中毒事件”对可口可乐的打击更大。1999年6月14日,比利时42名小学生在喝了受污染的可口可乐后,出现头疼、恶心等食物中毒症状,这些学生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比利时卫生部当晚告诫民众不要饮用可口可乐及该公司的其他产品。比利时政府同日宣布,全面禁止销售可口可乐公司产品。与此同时,法国北部有80多人也因喝可口可乐出现中度中毒,法国卫生和商业部门于15日做出决定,从全国市场撤出500万瓶装和听装的可口可乐饮料,并就中毒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可口可乐一时间在欧洲成了瘟疫,人们避之不及,据估计,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可口可乐在欧洲市场的损失达6000万美元。在华尔街股市上,可口可乐的股票价格下跌了6%。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可口可乐公司沉着应对。公司宣布将欧洲市场上数以百万的可口可乐饮料撤下,并当众予以销毁。中毒事件5天之后,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艾华士赶赴比利时,6月22日,比利时所有报纸都刊登了艾华士的道歉信和全幅彩页广告。道格拉斯·艾华士在信中写道:“对于所有的比利时人,我要对由于此事而给你们造成的麻烦和不适表示深深的歉意。我的同事和我要努力工作,以重新赢得你们的信任。”6月24日,在法国北部城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道格拉斯·艾华士当众畅饮可口可乐,这张照片被登在世界许多媒体上。道格拉斯·艾华士的一系列举动对挽回可口可乐在欧洲的形象起了巨大作用,比利时于6月23日宣布,取消对可口可乐的销售禁令,人们对可口可乐的信心重新恢复。一篇发表在《今日美国》上的文章写道:法国著名小说家菲利普·舒勒并未受到“污染事件”的影响,63岁的他像往常一样,午餐时,在他的面前依旧放着一瓶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