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泡沫比住房更严重


  都说房价高,房价贵,老百姓的住宅已经成为了一场巨大的泡沫,但是相比于住宅,商业地产正经历这一场,更加巨大的泡沫危机

  有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商业地产供应1133万平米,成交仅467万平米,同比下降18%,而商业存量已高达2684万平米,同比增加16%。 据调查,未来6个月,成都写字楼市场将有约3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项目交付使用。“大量新增供应将使得甲级写字楼市场对租户的争夺愈发激烈,一些老旧写字楼租赁也将面临更大挑战。”世邦魏理仕预计,市场整体空置率短期内将呈现上升态势,平均租金亦将持续走低。有人说,成都毕竟是西南部的大城市,在最发达的地区,商业地产又如何呢?

  去年“五一”过后,号称北京最大的BHG精品超市正式关店,开业时间不足两年。与它同期开业的华联商厦则去年9月就关业整顿了。大概差不多时候,位于北京北三环的大钟寺中坤广场转型为写字楼,中关村商业中心过半商户停业,今年4月底,望京华堂商场也关门转型写字楼。商业地产正在遭遇一场危机,一场巨大的泡沫,似乎已经开始破裂。

  商业地产,似乎应该比住宅更坚定才对,为何会比住宅更弱不禁风呢?

  甭管我们实际都穷成什么样,但好像所有人都觉得中国人有钱了,该消费了,于是一个个大的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的建了起来,而且一个个都倍儿高大上,让你一进去就倍儿有面子。弄得开发商都觉得自己特上档次,于是就坏事了,大家都热衷于盖商场,结果就造成了,商场太多。消费者不够用了。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世界建造商场最多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9个。此外,中国在建商场面积占全世界在建商场面积的一半多。我国购物中心总数已达3500家以上,预计到2015年,有望突破4500家。这么多商场建成之后,大家才突然发现,他们其中很多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清净。相当的清净,导购员比顾客还要多。甚至有报道说在十分土豪的沈阳金融中心购物广场,竟然连一个顾客也见不到。

  商城是建的太多了吗?世界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

  国际上有个标准,商业中心的空置率一般在10%左右,而沈阳的空置率已经超过了24%。而号称世界最大的,拥有120万平米的广东东莞的华南MALL,至今空置率竟然高达36%,也就是说,几乎空出了一个天安门广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商户们都学聪明了,原来是主动拥抱购物中心这样的渠道,生怕自己找不到客流,但现在商户们发现,购物中心步子迈的太大,实在容易扯到蛋,现在购物中心,自己都找不到客流了。所以忽视人品纷纷叛变。中低端品牌,干脆转向拓建网上销售渠道。而高端品牌,知道你们消费者也是来我这试穿试戴的,所以实在没必要开那么多店面,交那么多房租。数据显示去年65%的奢侈品零售商在中国开设新店的数量少于预期。

  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有个好品质,有困难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如今商城已经过剩到这个程度了,但天空飘来一句话,那都不叫事。要知道,我们正在建设之中的商城面积,是现有面积的四倍,而正在规划还没建的,又是正在建设中商城面积的四倍。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商城面积,会是现在16倍。如果按照空置率20%来算,貌似大妈们的广场舞,应该是有地方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