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楼市不能再走偏


据媒体报道,“3·30新政”的出台,明确了国家支持居民合理改善性住房的政策方向。在此背景下,近百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公积金松绑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向好迹象,但仍面临近6万亿平方米的待售库存压力。为此,地方政府开始在公积金政策以外,扩大政策惠及人群,同时在首改房认定、税费补贴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刺激。

 

必须注意,楼市今天这个局面的出现,决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而是地方政府过度使用行政手段干预楼市、过度使用政策刺激楼市、过于依赖土地财政扰乱楼市的后果。也就是说,完全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客观原因引起的。

 

面对经济的持续下行和楼市的持续低迷,采取一定的措施刺激楼市,发挥楼市在稳定经济中的作用,是可行的,也是可以的。前提是,刺激手段决不能再走偏,刺激政策决不能再离谱,刺激方式决不能再过分。否则,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地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急于求成、过度追求眼前利益,过于满足政绩需要,楼市也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样的现状。如果在新一轮楼市刺激过程中,仍然采用过去的刺激方式和刺激手段,通过激化矛盾的方式缓解眼前的压力。那么,产生的风险隐患将更为严重。

 

为什么在刚性需求仍然很充裕的情况下,楼市却陷入持续的低迷状态。说到底,就是政策的大起大落,扭曲了购买者的心理,使购房者很难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只能等待观望。过度的刺激政策,或许能够引发一些短期消费,从长远来看,则问题更大。到底要不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值得地方政府深思。

 

必须注意,楼市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楼市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破坏了楼市的秩序,改变了楼市的发展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今天的楼市,就是楼市秩序被破坏、规律被打乱的直接表现。

 

所以,新一轮刺激楼市的政策,决不能再走偏,不能再只顾眼前利益而伤害长远利益。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应当成为楼市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