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阻挠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上遇挫后,美国非常渴望在已经谈判7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上扳回一城,但事情似乎没有那么容易。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27日表示,美日两国在TPP谈判方面仍存在一些分歧,他预计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本周访美期间双方不会就此达成协议。
奥巴马当天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中说,美日已接近达成双边协议,但完成谈判对于双方来说都很艰难。由于安倍政府面临开放日本农业和汽车业市场的国内政治压力,导致双方无法完成所有谈判。他警告说,如果美国不能敲定并实施TPP,就将产生经济真空,而中国将采取行动填补这块经济真空。
这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奥巴马将TPP的作用上升到如此高度,却有些出人意料。在奥巴马看来,如果美国不在亚太地区制定贸易规则,中国就会制定贸易规则,届时美国将被拒之门外,例如亚投行。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美国农业,都将意味着美国许多人会丧失工作岗位。
现在TPP谈判仍在美日之间进行,而另外10个圈子成员则持观望态度。分析人士认为,下一步,美国一定会用亚太再平衡手法持续加剧亚太地区紧张局势,迫使亚太国家向美国靠拢,而靠拢的条件和结果就是要他们务必接受TPP。亚太再平衡,一箭双雕,在军事和政治上遏制中国。
美国一开始就把中国挡在TPP大门之外,原因就在于此。TPP与美国“重返亚太”是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如果没有优势的军事作保障,那些小国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交出部分主权,任由美国的资本来吞噬自己呢?美国显然是要在亚太集合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以迫使小国加入TPP,沦为美国的鱼肉和对抗中国的沙包。
看清楚美国的真正意图后,作为TPP圈子成员——菲律宾打起了退堂鼓。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长多明戈3月30日表示,在菲律宾政府换届之前,现政府不会参与TPP的谈判,因为TPP方案需要菲律宾修改宪法,而现任政府没有足够时间完成相关举措。
如不出意外,预计下一个退出TPP的圈子成员将是越南。究其原因,主要是TPP极度苛刻的条件会让越南望而却步。许多迹象表明,TPP圈子里的成员,不说菲律宾、越南,就是日本也是全面受损,所以美国与日本经过无数次谈判,甚至奥巴马和安倍亲自介入,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就算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搞成了TPP,但也救不了美国。换句话说,即使完全按照美国的意图,各国在协议上签了字,但由于TPP条件太苛刻,或者是协定的干涉性太强,令TPP圈子成员感到不满。对于刚刚在亚投行问题上取胜的中国来说,肯定觉得美国的做法十分可笑。
由于中国不是TPP圈子成员,因而中国不受其约束,反而游刃有余。为了应对TPP,中国可以加快跟亚太地区的国家加快“区域全面伙伴关系(RCEP)”谈判进程,并推出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还尝试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对于RCEP,目前涵盖了东盟10国,以及中、日、韩、印、澳和新西兰等16个国家,这将是世界上增长活力最强劲的地区。
与此同时,中国希望在RCEP内部充分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使其成为亚太地区内一体化的重要实现路径。而“一带一路”中的“一带”是要在中国西部打开通道,促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经济体的共同发展,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固大后方;“一路”则是要通过“新海上丝绸之路”努力建立海洋新秩序,并促进中国海洋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TPP本来应是一个贸易协定,而不是伪装的地缘政治协定,不管美国把TPP“不是针对中国”的话说得多么好听,也无法掩盖美国的真实意图。最理想的状况是,TPP和FTAAP到最后,重迭的贸易协议将融合成一个更加广泛的自贸区,中美都会被涵盖在内——并由美国和中国主导,双方都会为对方的努力而感到鼓舞。
不过,希望名垂青史的奥巴马肯定是不会答应的。除了与古巴关系解冻,伊核问题取得突破,TPP就是奥巴马的外交政策遗产之一。因此,无法完成TPP协议的签署或签署后无法实施,对奥巴马以及对美国外交来说是重大的失败,而把TPP描述成对抗中国的一种手段,更将会雪上加霜:美国的失败就是中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