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了经济上的好看,印度财长上周末通过变更统计口径,不再是以出厂价为依据,而是以市场价为依据,这是吹大泡沫,华而不实。这些年来,美国老是变更会计统计口径,好让奥巴马的政绩好看些。现在印度也学美国这套泡沫吹大术了,很明显,改变统计口径有利于数据好看的方法是很容易的,但是,不改变统计口径想快速提升经济是十分困难的。很明显,这是造假GDP。
大家都知道,商品出厂价到市场零售价之间的价格变化是很大的,我们以蔬菜价格为例,菜农出售大白菜1角1斤,到市场上就是5角、7角1斤了,猪肉农户的卖价是12元1斤,市场上却是20元1斤了。
很明显,以市场价格会放大商品的50%以上,但是服务业难以走这条路线,所以,这种方法促进印度经济增速新财年将升到8.5%。
实际上,出厂价与市场价之间还有许多东西是需要澄清的,最主要的是出厂的东西很多在仓库里,并没有流通到市场上来出清,中国产能过剩如果都按市场价出清,中国新一年的经济增速有望到达30%以上。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库存如果卖不掉就是报废。另外,库存如果通过打折处理,所得并不是市场上的正规价格,如果按正规价格计算库存的商品价格销售了,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印度根据这种造假的GDP统计口径计算上一财年,竟然达到7.4%的增速,今年树立目标是8.5%,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印度经济增速将有望达到11%-12%。
但是,印度财长阿伦.贾特利在财报中说,将向基础设施投资7000亿卢比,相当于712亿元人民币,印度经济总量是中国的五分之一,那么71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3560亿元人民币投资基础设施,而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2009年就抛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已经6年了。通过这种中印对比分析,3560亿元人民币对中国10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是6年前,3560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相当于1800亿元人民币的刺激力度,这与4万亿元的刺激力度相比不到二十分之一。很明显,印度这种刺激经济不够中国经济刺激力度的塞牙缝。
问题是,印度在军事上却大量投资资金,是中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军费新财年开支达到4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军费要达到2000亿美元,这显然超过中国的军费开支力度。笔者多年来就批评印度军费开支的过大,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与中国抗衡,实际上,中国并不谋取印度的版图,只是保护南海主权,至于中印边界,就算中西两段平均对开,中国也没有吃多少亏,印度也没有得到多少便宜,对中印的经济影响微乎其微。
所以,印度为了这点中印边界大量投资军事武器,实在是劳民伤财,不值得。再说印度已经拥有核武器,已经有威慑力了,何必大量购买军事武器呢?
印度的军事武器国产转化率只有30%,不及中国的50%,所以,印度多年来大量购买先进军事武器,结果军费开支占经济的比重数倍于中国。如果今年把400亿美元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就是2500亿元人民币的中投资,是7000亿卢比投资基础设施的3.5倍。印度犯不着做这种蠢事。
如果说,俄罗斯与美国争夺军事武器竞争力属于世界双巨头之间的较量,那么中印之间就犯不着这样做。中国发展军事武器并非对印度形成威胁,而是对钓鱼岛、南海主权的美国进行应对,从来没有对印度形成目标。但是,印度一直以中国为军事攻击为目标,这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印度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错误的,应该把发展军事的资金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应该把中国作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伙伴。印度总理到阿鲁纳恰尔邦去视察,完全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如果中印边界拖着不解决,中国进而在经济上并不支持印度,那么印度失去的将比边界争议地区的获得少许多倍。这种造假的GDP满得了一年,第二年就会摔得四分五裂,因为第二年以第一年的统计口径为基数,第二年就会十分难看。研究过经济同比、环比的经济学家,均知道这一点。套用中国的老话,就是纸是包不住火的,会穿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