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们想约孝行天下


 2016《中华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

2016《中华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学《孝经》寻孝迹,传孝道立孝心,用孝安心安家安天下。

学《孝经》:《孝经》是中华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一书,全文1799字。中国的古书浩如烟海,在这茫茫的书海中评选一部字数少,内容最浅,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的话,那毫无疑问要数《孝经》。《孝经》一书共十八章,但却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尊崇,两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为传习,影响深远。从汉代的以孝治天下,历经南北朝、隋唐元明清,就是金元两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原,也拜倒在《孝经》之下,各个朝代都将《孝经》视为必读,必尊之经典。《孝经》古代就已走出国界影响到日本、韩国,东南亚,以至影响整个人类世界。<资治通鉴>记:隋朝纳言苏威向杨坚谏言“我父亲经常教导我说,读一部《孝经》就可以治天下,何必读很多的书呢?”杨坚很认同他的观点。不说治天下,读一部《孝经》可以安天下是历史验证。

寻孝迹:孝道就在我们身边,孝伴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从出生过百岁,到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祭祖。从成人礼,结婚典礼,到葬礼一生孝相随。从大门的“家和万事兴”的门匾,到正堂摆设,宴席座次排列,还是居家风水主次之分。从修家谱立家风,建祠堂上祖坟,从家规到国法,从个体到群体,从家庭到宗族,从亲情到人情,春夏秋冬年年孝月月孝,从古到今孝在炎华子孙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传孝道立孝心:孝,是在生命的孕育、创生、养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返本报恩的意识和行为。孝是自然规律不可取代不可抛弃,孝已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孝是一种天性就是自然性,逆天性者,寸步难行,故此形成民族俗语:“不孝之子不可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因为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不可能尊重他人,更不可能为家为国,为人类服务。孝作为天性,只有人会有。只有这种天性得以延续,人才能叫人,而非禽兽。人,头顶天,脚立地,天地良心有人立。天地人三才,天地谓之二仪,兼人谓之三才。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孝道贯通天地人,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人死入土为安,孝尽完。故此用孝安心安家安天下。

(山东青州孝文化研究会,中国孝文化论坛2016元旦)

附历年主题:

2006-2008<中国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相约孝行 共享和谐”

    2009<中国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相约孝行,共建和谐,感恩亲情友情”

2010<中国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孝行中华 从我做起  亲近父母 和睦邻里 长幼明序友爱兄弟 不忘感恩加厚亲情。”

    2011<中国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尽孝倡礼促和谐,共建和谐人际关系。” 

2012<中国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孝行天下 从家做起,亲爱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者,善待同事,修身慎行,品行立世。”

2013年《中国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自强不息努力弘扬孝道文化,修身齐家爱人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中华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是“行孝天下,和睦万家,尊礼建序,情暖中华,尽力弘扬中华孝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2015年《中华孝文化论坛》活动主题:2015读《孝经》养孝心,传孝道进千家万户,积极推进孝安天下,德香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