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30年代,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滩威震八方,为远东第一大都市,而当时的香港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英国殖民地;时过境迁,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世纪之交的90年代,封闭自大的上海人发现:上海落伍了,昔日的光环已不复存在!不要说与东京、汉城、新加坡没得比,就连国内的深圳等经济特区也将“老大哥”甩得老远。上海--这个背负着沉重的包袱的“老大哥”在困难中步履维艰;而此时的香港则是另一番影像:亚洲“四小龙”,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等一系列“世界级”桂冠令香港这个东方明珠光彩夺目。
幸得伟人英明决策,上海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国企改革,浦东开发,经过10多年的奋力追赶,上海人找回了曾经失去的自信!国内第一大城市的地位无人撼动,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然而这不是上海的目标,上海的目标是要成为像纽约东京那样有号召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此,上海人在新世纪启动了大小洋山港,磁悬浮、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建设。面对上海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被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尚未恢复元气的香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上海在短期内无法超越取代香港)。香港开始了经济转型的探索,例如全面加强与珠三角的合作,商讨建立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区域,从而为自己寻找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后盾和支撑。另外,实现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为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增添一个重重的法码。
从上海的发展目标,我们可以看出,上海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正是香港今天的角色。一个国家同时拥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何况还是在经济并不很发达的中国。要知道,目前,真正能称得上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只有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苏黎士等少数几个城市。
经济发展纪要之香港与上海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