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路径初探——以四川省遂宁市为例
姚昌华
摘要:面对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直面自己的劣势,营造自己的优势,合理进行产业定位,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遂宁进行了初步地探索。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五年来,遂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对西部欠发达城市如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当好配角是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行定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前提,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才能增强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然而,作为位于成渝之间的遂宁市,总体上来看欠发达是其主要特征,科学技术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与成都和重庆这样的西部特大城市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劣势明显,应该如何来选择发展路径呢?
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从新兴的角度还是战略的角度,都可以分成很多层次,这也是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发展战略的理由。从西部欠发达城市来看,只要具体以下两个特征:一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新出现的或得到改造提升的部门和行业;二是对本地经济的长期战略发展具有一定支柱性和带动性的产业,都可以列入本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而不应过份强调要占据国内外产业的制高点。基于这样的认识,遂宁在制定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时,重点发展为成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配套的先进电子原器件;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在节能环保产业中将高效照明作为形成聚集发展的重点,努力形成有特色的局部产业高地;根据锂材料的优势,积极谋求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同时,对其他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积极鼓励发展相关配套的产业。
二、招商引资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捷径
二、招商引资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捷径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西部欠发达城市的企业大多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等制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难题,从东部发达地区引进企业就成为西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捷径。
为了抢抓电子信息产业向成渝地区转移的机遇,遂宁在十二五期间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通过以商招商、专业选商大力承接电子企业的转移,引进美国普思电子、台湾志超科技、深圳蓝彩、惠州英创力电子、广东雪莱特、福建联恺科技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52家,总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形成了元器件制造、PCB制造、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高效照明产品制造为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基本建成西部电子元器件、新光源和电路板三大制造中心,遂宁工业实现了“切薯片”到“切芯片”、“切芯片”到“造芯片”的跨越。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117.42亿元,同比增长17.2%。随着遂宁引进的广义微电子、洪芯微科技、上特科技、利普芯电子等芯片项目陆续投产,集成电路产业将会成为遂宁电子信息产业新亮点。
引进的电子企业大大提升了遂宁工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成为遂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全市电子企业中共有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成功创建为省级创新型企业,6家成功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创建成为四川省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三、专业园区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集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
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遂宁相继规划建设了微电子产业园、光电产业园、PCB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围绕形成产业链条让配套企业在园区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增强竞争力。
为了加快园区这个载体的发展,遂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引导、带动作用,采取合作共建、发行债券、参股入股等办法,撬动民营资本、信贷资金投入园区发展,加快园区道路、管网、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射洪县引进四川绿然集团,拟5年投资100亿元共同开发建设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项目于2014年6月开工,目前已引进落户企业14家。蓬溪县引进成都置信合作建设金桥新区,项目于2012年8月签约,计划总投资200亿元。截止目前金桥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引进建设了珠穆朗玛食品、中绿集团西南生产基地、远大食品、鼎世生物、之江新材料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产城一体”雏形初现。
四、争取上级支持是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新兴的特点,其技术还不成熟,技术路线多样,技术更新快,形成主流的技术路线和产品需要经过市场的长期筛选,面临着极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产业风险和政策风险,初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突出,其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投融资政策支持。而西部欠发达城市的财力又十分有限,争取上级的支持就成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遂宁积极研究中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重点,指导企业有针对性地争取上级的支持,获得中省对遂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支持。初步统计,已经有60个项目获得中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扶持资金2.26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32个,获得扶持资金1.47亿元,分别占获得项目数和资金数的53.3%、65.2%;节能环保产业项目10个,资金2910万元;新材料产业项目8个,资金2072万元。在中省资金的扶持下,遂宁一批龙头企业逐渐壮大,产业园区实现腾飞。联恺科技已成为西南最大的节能灯生产企业,形成了从玻管到整灯的完整的产业链,其生产的节能灯产量排名全国第5位,今年有望突破10个亿产值,总部也将迁入遂宁;遂宁志超科技的投产达效,为仁宝、纬创、富士康、戴尔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配套,助力台湾志超集团2014年笔记本电脑电路板产量排名全球第3位;天齐锂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矿石生产锂材料的企业。遂宁经济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为中国光电产业制造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PCB电路板加工基地,荣获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射洪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镁锂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十三五期间,遂宁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将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继续坚持配套、特色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
(作者工作单位: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201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