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军强劲崛起


 新湘军强劲崛起

陈柳钦

     湖南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有着光辉历史的地方。有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是诗人对湖湘山水由衷的赞美。 看湖湘大地,山清水秀。张家界的山,凤凰城的秀,牛角寨的险,君山岛的情,酒仙湖的美,神农谷的隽……无不令人顿首驻足,流连忘返。如果说张家界是一幅画,山水流光,如痴如醉;那永州城就是一部书,古朴凝练,厚重芬芳。湖湘大地,人杰地灵。屈子的诗,贾谊的赋,范仲淹的忧,柳宗元的愁,曾文正的家书,毛润之的激越……无不叫人心口臣服,顶礼膜拜。

   历史为湖南人赢得了“有文化、会打仗、能从政”的旷世美名,却也正是这种历史传统,让身居内陆的湖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缺乏一贯的锐气,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落伍了。甚至有人认为湖南人“重才不重财”“政治偏热、经济偏冷”。现如今,这样的误读已经被彻底打破!事实上,从古至今湖南商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从2007 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市主办“首届湘商大会”,到201511 26日在邵阳市召开“第七届湘商大会”,湘商已成为湖南的一张商业文化名片,湘商已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正所谓“昔日无湘不成军,今日湘商成新军”。不管是对于正在创业的人还是已经走在奋力拼搏道路上的企业家来说,湘商都是一种中国力量,这种力量充满了生机,就像一股又一股的清泉,活泼泼的,清澈透亮,从苍岩之中进发出来,渐渐汇聚成磅礴之势,似大江奔流、万马奔腾。湖南人在用行动向世界表明,将全身心地投入现代商业文明的浪潮之中,从政治到军事到文化,再到商业,湖南的精英们都将坚定地站立在历史潮流最前列。

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湘商最重要的资本是湖湘文化。有人赞:吾道南来,皆系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潇水余波。这是湘人对湖湘文化深刻的体验。湖湘文化首先是一种学术形态,即湘学,“求本、求实、求变、求新”使湘学既有吸收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湘学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张力,深刻陶冶和孕育了一大批经邦济世的杰出人才,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湘学所倡导的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顽强品格、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风格、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实事求是的诚信作风,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千年湘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闪烁于湖湘大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之光,不仅滋润了湖湘大地,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湘学具有忠诚、担当、求是、图强、创新、包容、爱国、友善等优良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主要内容相契合,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在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三重“压力”下,从2007年年底起,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在全国率先谋划出两型社会建设“行动路线图”,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试点,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积累经验,从而跨越湘江,示范全国。一时间,世界注视湖南,中国聚焦于湖南,湖南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先锋位置。2013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时,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20154月,国家级湖南湘江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从此,湘江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中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不仅将带动整个湖南的发展,而且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率先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湖南有足够的元气、有充足的底气、有良好的路径。只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做到“主题不变,镜头不换”,“不走弯路,不走邪路”,率先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不仅会成为湖南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引擎,也会成为湖南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作者系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