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辞
尊敬的马英九先生,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录今天。
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冲开了两岸分隔的大门。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过去7年,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丰硕,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大量心血。正因为有这7年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历史性的一步,在此我要向所有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出贡献的同胞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岸关系66年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两岸双方应该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我先讲这些,谢谢马先生,谢谢大家。
马英九致辞
习先生,大陆与台湾代表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分,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会面,签订了4个协议,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打下了基础。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东亚经济高峰会”上,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资政对谈。当时我们都认为:“两岸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此刻,我和习先生相对而坐,共聚一堂,在我们背后的,是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的,是这几年来,双方致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和解替代冲突”的成果;在我们手上的,是永续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讯息。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
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海峡两岸在 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两岸目前已不再处于过去的冲突对立,双方应持续降低敌对状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两岸目前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与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
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题。两岸目前在海基会、海协会首长之间,与陆委会、国台办副首长之间,均已设有联系机制。今后应在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之间设立热线,以处理紧急与重要问题。
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但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包袱;他们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建立友谊,一定可以为两岸永续和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扩大这个基础。
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谢谢大家!
马英九“习马会”后国际记者招待会致辞全文
(中央社记者谢佳珍新加坡7日电)总统马英九今天说,他当面跟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提及巩固九二共识,并提到中华民国宪法,强调会继续巩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维系和平繁荣的现状。
「马习会」下午3时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登场,双方会晤约1小时后,各自先后召开记者会。马总统记者会开场致词全文如下:
刚才跟习先生的会谈当中,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平、繁荣现状这些议题,交换了意见,大家一定很关心我们会场的气氛如何?会场的气氛很融洽,而且非常正面,我发现习先生他讨论问题时候,相当的务实、弹性而坦率,我们也希望这样一个精神,将来能够反映到两岸关系的处理上。
我们讨论的时候有几个重点,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台海和平的现状。我当面告诉习先生,两岸在1992年11月达成共识,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其涵意认知有所不同,可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这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我方的表述不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因为那是中华民国宪法所不容许的,然后我也强调,永续和平与繁荣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目标,我们会继续巩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维系和平繁荣的现状。
第二个主题,是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我们特别向习先生说,台湾的民众感受特别深刻的,就是有关安全与尊严,我们希望习先生跟大陆方面能够了解,因此我们希望不论是在政治、军事、社会、文化、法律,各个领域的争议都希望有和平的方式解决,来增加双方心理层面友善的感受,我特别提到我们民众参加国际非政府组织NGO活动,往往遭遇到一些挫折,同时我们政府去参加区域经济整合,参加国际活动也受到一些干扰,我们希望这些部分一定要减少敌意跟对立,尤其是在民间团体方面,我特别跟习先生说,这些团体都是社会的菁英与专家,他们对这些议题以及所受到的待遇,反应比较强烈,希望他们能够降低。
习先生答复说,将来对这些问题,希望就个别的情况来做适当的处理。
我也提到在台湾满多民众关心大陆对台湾军事的部署,包括大家熟悉的朱日和基地还有飞弹,他表示,他们这些部署基本上并不是针对台湾的。
另外,第三个题目,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因为我们强调,台湾跟大陆社会制度、经济体系不一样,需要双方有足够时间来做深度的交流,我们特别强调希望加入区域经济整合,这个议题上不应该有先后的问题,也就是不应该有谁先加入?谁后加入问题?习先生对这个也表示,他对这些问题愿意来讨论,同时也很乐于欢迎我们参加包括亚投行、一路一带这些他们推动的计划。
再来就是有关增设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我们认为两方可以由指定陆委会的主委、国台办的主任先建立热线,然后就紧急的或者重要的议题来交换意见,他当场也表示,这个可以立刻处理。
我在当中还提出来,我们希望在文教交流方面,大陆能够让更多需要专升本的大陆专科毕业生到台湾来念书,因为,我说,这个事情,我自己过去也推了好几年,但是成效不是很理想,因为台湾各位都知道,我们科技大学目前也有相当的缺额,我也特别跟他讲,目前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都用公费派大学的讲师到台湾科技大学的研究所,我说,我们对他们都很欢迎,我们现在台湾目前来自境外学生,我上任之前,有3万人左右,现在今年会超过10万了,我们会把台湾变成一个亚太高等教育中心,我觉得大陆有上百万专升本,所谓专升本在台湾就是五专毕业去念二技这样的一个情况,我跟他讲,他也愿意来了解。
最后就是讲到,我们两岸应该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我也特别提到,两岸之间历史遗下许多问题,不是可以一蹴可及,必须要很务实来处理,如果贸然处理一些过度敏感的问题,往往增加困扰,而维持两岸的和平稳定,是台湾主流的民意,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也要看民心的向背。我特别强调,两岸要在尊严、尊重、诚心、善意的基础上,建立两岸的关系,才能够拉近两岸心理的距离。
所以我特别提到希望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要和平不要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