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短平快”项目是促就业的法宝


新疆“短平快”项目是促就业的法宝
 
李华新
 
27日,记者从自治区“短平快”项目建设稳增长、促就业现场会上获悉:2014—2015年,南疆三地州“短平快”项目共实施728个项目,自治区财政筹集8.88亿元予以支持,到今年年底,预算执行完毕,将实现就业6.2万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5.8万人的就业目标。来源:亚心网  2015-11-28
 
就业成为近年来新疆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短平快”项目实施以来,南疆三地州盘活本地特色资源,培育了一大批投资少、用工多的小微产业项目,有效拉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促进再就业这是一直是困扰各地的事情,在不少农村,如何把企业做的风生水起,而且立即见效,这并非是目光短浅,而是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高地上的醒目尽管是有不错的前几,但是当务之急的问题依旧是很重要的事情。
 
   在“短平快”项目的支持下,疏附县爱姆拉鞋厂这个濒临倒闭的工厂得以重生,生产能力从年产100万双拖鞋提高到目前年产500万双拖鞋、套鞋。爱姆拉鞋厂投资人艾力·吾斯曼说:“去年,‘短平快’项目资金到位后,当年厂子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万元。目前,就业人数已增加一倍。”
 
受惠“短平快”项目的企业和因此实现就业的富余劳动力普遍认为,“短平快”项目两年来的成功实践证明,它是易支持、见效快、利百姓、惠民生的富民利民工程,是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在促进就业这些具体问题上,如何使得这些那么尽快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如何能够解决自己的温饱,并且能够有工资收入,这不是理论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新疆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才去了离家不离村、离村不离乡、离乡不离县等不同就业需求的人群,设计和实施不同项目安置就业,加强组织管理,减少非正常流动,促进农牧民就业。这既是换了一种思维模式,更是让这些农牧民能够实现就业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如何能够找到这样的项目,如何使得这些项目在较短时间内上马,上马之后能够盈利,这也是问题的关键。
 
新疆的纺织服装类企业,大概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而这些项目如何筛选,并且立刻上马实现盈利,的确是挺急,可是现在是不急不行,要解决长远发展,更需顾及当下。喀什地区按照“龙头企业+卫星工厂+产业工人”发展模式和“1+X”管理方法,积极引导“短平快”项目企业在基层乡镇建立卫星工厂;伊犁州在乡镇建立就业工厂、民生坊等,将生产车间建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帮助更多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挖掘潜力,扩大就业渠道,让新疆的龙头企业承担就业的源头,然后再流向乡村,让更多的人能够在这条产业链有自己的位置,想立住脚,就要经得起磨练。作为上级州县乡相关部门在联系引领项目上慎重筛选,促进再就业还是有路可走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