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娱乐化与专业通俗化(11月19日)
关键词:商务娱乐化 专业通俗化
商务推广越来越朝娱乐化方面发展,专业形象传播越来越朝通俗化方面发展,专业认识与娱乐行业越来越呈现出清晰的混搭趋势,都在竭力摆脱自己所拥有的阶层印记,并让自己显得“不务正业”,这已然成为一个趋势。
既然商务推广需要娱乐化,那么就需要遵循娱乐行业的推广原理,比如借助相应的媒体,形成有争议性并容易形成热点的话题讨论,用尽方法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在没有学会挣钱之前先学花钱,在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线之前先搭建宽广的平台,在没有具体盈利之前先扩大规模并融资,在没有根基之前先习惯于造声势。
娱乐化推广需要具体在形象管理方面实行经纪人负责制,在具体效益方面实行项目负责制,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与功能体验,从单纯的结果导向,转变成为注重过程、细节、甚至不同的人在细节上的感受,激励别人将自己的个人感受(特别是积极评价)进行分享与传播。那就需要更多地借助传媒的力量。
专业培训课程和商务发布,如何能与娱乐结合?如何充分发挥娱乐化的积极作用,而又不至于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让市场感觉你的轻浮与根基浅,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在专业服务寻求通俗化,商业推广朝娱乐化倾斜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娱乐与通俗也有同样的需求,希望能以专业、严肃和认真的形象示人,那么,是要求讲师同时需要具备唱功与表演力,还是直接邀请娱乐明星助场,形成互补?在严谨专业沉稳与娱乐轻松诙谐之间,是谁借助谁的势头?
在宣传形式方面,是用海报替代易拉宝与灯箱?还是把宣传方式做到娱乐化?是不择手段、不遗余力地进行娱乐化的炒作,参与影视剧或者其它形式的文化产品的拍摄制作,还是在宣传表现形式与传播通路方面有自己的标准与尺度把握,这些都牵涉到度的事情。
商务与娱乐,原本就分别属于各自不同领域,商务推广的娱乐化,与专业形象的通俗化,都需要以粉丝的合力来支撑。因此,就势必需要从粉丝的视角,进入粉丝的内心世界,关注并研究TA们的主观好恶与内心需求,通过满足TA们的方式,实现其对自己的反馈。
商务不能过度娱乐化,即使娱乐化也需要找一些非纯粹娱乐业的人,那些带有思想性和严谨形象的人,即使在表演专业、功力与细节上存在欠缺,即使会受到专业品评上的众多非议,都值得尊重。专业化的传播策略执行与严谨认真的态度,可以让他们在资源上形成正向的推动力。
娱乐会影响到商务的专业性,却可以带来关注与互动,专业人士也可以作为广告代言人,不仅作为自身企业的形象代言人,也可以将形象进行战略输出,只要没有形成竞争关系,基本都可以进行形象代言,这也可以使得企业在产业链方面的整合形成支撑之力。
不仅是企业的老总,企业的核心员工也可以进行形象输出。但娱乐化不能作为主流传播策略,而只能发挥点缀的作用,充其量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专业方面的事情,还是需要亲力亲为,不能依靠外部力量去实现。
贾春宝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电话:18501192262,(010)895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