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是干大事的!


  曹妃甸是干大事的!



也许,你对“曹妃甸”这个地名感到陌生?

也许,你对面积只有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的曹妃甸感到地方不大?

但是,你可能想象不到,再过五至十年,曹妃甸可能成为继深圳、浦东、滨海之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焦彦龙出席推介会并致辞   蔡律摄

2015年10月24日,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8个化工项目正式与曹妃甸签约,投资总额达到560亿元。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表示,将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本次推介会由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政府、曹妃甸协同发展研究院承办。国家部委、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及国内外石化行业500强企业200多家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推介会。



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作专题推介



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作专题推介    蔡律摄

在此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焦彦龙出席推介会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主持。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作专题推介,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石化轻纺部主任杨上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石化医药部主任史冬立,省发改委副巡视员高俊钊,省工信厅副厅长周军堂,中国石化联合会园区委员会秘书长杨挺,省能源局副局长董士党,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振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林英,市委常委、副市长税勇等出席推介会。



曹妃甸总体规划(2013年—2030年)

在中国的版图上,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面积327.5平方公里(补更调查数据为395.992平方公里),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已建成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35年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



梁振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合作推介会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以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深入推进功能开发。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集聚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内的36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证券、期货、产权等要素市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曹妃甸签约

1994年3月,天津市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基础上“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经过天津市10余年自主发展后,滨海新区在2005年开始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案。



面向大海的曹妃甸港    蔡律摄

中国经济格局的演进,一带一路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使曹妃甸成为国家战略部署中重要承载地,为曹妃甸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供更大空间和机遇。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将曹妃甸列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明确提出“优化京津冀地区石化产业布局,建设河北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



曹妃甸港    蔡律摄

开发建设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河北省实施“沿海强省”战略和唐山市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将建设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港    蔡律摄

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为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因岛上曾建有唐太宗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100多年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这里建设北方大港,使之与纽约等大。今天,伟人的宏愿已经成为现实。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这里已经形成陆域面积21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聚集区。



曹妃甸港    蔡律摄

曹妃甸的直接腹地唐山市具有130多年工业历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诞生了“六个中国第一”,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现存的第一张股票。经过近年来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现已形成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为曹妃甸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曹妃甸港    蔡律摄

曹妃甸港口条件得天独厚。曹妃甸因海而生、因港而兴,港产联动,是世界一流的临港产业聚集地。港口特点可概括为水深、港阔、地广。水深,即港前有-25米到-36米天然深槽直通外海,为渤海最深点,常年不冻不淤,不需开挖航道和疏浚维护即可建设30万至4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委确定了全国可接靠40万吨矿石船的4个国内港口7个泊位,其中曹妃甸就有2个泊位;港阔,岸线资源十分丰富,拥有69.5公里的深水岸线,可规划建设260多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可以建设矿石、煤炭、原油、LNG、木材、液体化工、散杂货、集装箱等各种类型泊位,几乎世界上所有类型码头都可以在曹妃甸建设,功能之全世界罕见,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69个,预计到2017年吞吐能力将超过6.5亿吨,有望进入全球港口前三名;地广,腹地滩涂非常广阔,拥有浅滩、荒滩1000多平方公里,紧邻岸线有存量土地200多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土地,不涉及移民拆迁等问题,是典型的“前港后厂”发展模式,具有临港产业低成本聚集的先天优势。



曹妃甸湿地   蔡律摄



曹妃甸湿地   蔡律摄



曹妃甸湿地   蔡律摄

 曹妃甸生态环境优美独特。曹妃甸拥有宝贵的自然资源——湿地。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蓄养植被以及教育科研等诸多功能,是物种丰富的“博物馆”,也被称为“地球之肾”。曹妃甸拥有湿地总面积达540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种基因库和国际性珍稀候鸟迁徙地,空气中富含“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是城市居民梦寐以求的天然氧吧。曹妃甸湿地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被国际湿地组织称为“北方独有、全国罕见,开发潜力巨大、不可多得的湿地保护区”。此外,距离曹妃甸工业区约3海里有一个龙岛,沙质细腻,海水碧蓝清澈,地热资源丰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曹妃甸港    蔡律摄

201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指出:要把唐山和曹妃甸建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窗口、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按照国家批复的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功能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截至目前,曹妃甸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亿元,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华润电厂等135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完成产业投资2000亿元。

曹妃甸拥有“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区位交通畅达全球、资源能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独特、腹地产业支撑有力、国家战略地位突出”六大独特优势。曹妃甸先后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真正实现了从一叶小岛到世界级大港的华丽转身。



曹妃甸港产业园规划    蔡律摄

曹妃甸已形成总体功能格局。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京津冀核心位置,下辖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山湾生态城、农垦区四大功能板块。其中工业区板块已形成了陆域面积21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聚集区;南堡开发区以海洋化工产业为主,有完整的盐化工产业链;唐山湾生态城是唐山“双核城市”中的重要一核,将打造京冀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新城;垦区是农垦体制下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区。



曹妃甸临港商务区规划   蔡律摄

 曹妃甸工业区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陆域310平方公里、水域70平方公里),目前已造地210平方公里,由七大产业园区(港口物流园区、钢铁电力园区、化学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综合保税区、新兴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临港商务区组成。 临港商务区位于曹妃甸工业区中心区域,规划面积21.42平方公里,目标为打造产城融合、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幸福感强的新型美丽城区。



曹妃甸临港商务区规划   蔡律摄

 曹妃甸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曹妃甸铁路、公路、供水供电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教育、医疗、就业、酒店、住宅、购物、休闲娱乐等城市服务业态日益齐全。大力引入的金融机构和不断完善的金融奖励机制,以及土地、厂房、税费、人才等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作为河北首家综合保税区,享有免税、保税、入区退税等特殊优惠政策,有助于做强国际贸易和保税物流业,推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全省外向型经济的聚集区和转型发展的先行区。行政审批在河北率先推行“一章制审批”、“一站式办结”,实行容缺审批、全程代办等措施,一般审批事项可在一天内办结。港口服务实现京津冀通关一体化。



曹妃甸产业规划    蔡律摄

在曹妃甸短短几天,被曹妃甸干部和市民热情、质朴、开放、智慧和实干的精神面貌所感动,在曹妃甸大开发建设过程中,他们他们积极作为,走过了艰难,也看到了差距,形成了“曹妃甸建设精神”——锲而不舍、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精心谋划、审慎决策的科学精神,心系大局、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和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我们真诚欢迎全球石化企业和各方人士投资曹妃甸,参与曹妃甸石化基地建设。我们将全力创造重商、尊商、亲商、安商的一流环境,为到曹妃甸投资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共河北省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10月23日在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合作推介会向海内外客商发出邀请。蔡律摄

十年时间,曹妃甸,这个曾经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在数千亿资金的强劲推动下,变成了如今管辖“两区一县一城”(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海县和唐山湾生态城)的曹妃甸新区,规划面积达1943.72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香港、三个新加坡。



曹妃雕像    蔡律摄

 曹妃甸注定会成为一片热土,不能小看渤海之滨的曹妃甸,曹妃甸是干大事的!

  曹妃甸是干大事的!干大事就要目光长远,曹妃甸瞄准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指引下,认真吸收借鉴新加坡裕廊、美国休斯顿、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先进化工园区发展经验,将产业定位为:以原油加工和轻烃加工为主线,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南堡盐化工为补充,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重点发展乙烯、丙烯、芳烃、碳四、碳五产品链条,与冶金钢铁等周边产业耦合发展,着力打造多产业集群循环发展的大型现代临港石化产业基地,环渤海区域原油、天然气储运中心,中国北方地区化学品贸易集散中心,形成5000万吨级炼油、千万吨级轻烃加工、400万吨乙烯、500万吨芳烃生产能力,成为产品、技术、管理、安全、效益一流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全国各地来宾参观曹妃甸现代产业园区   蔡律摄

 曹妃甸是干大事的!干大事就要解放思想。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作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把曹妃甸打造成为全省沿海地区第一经济增长极。找差距、剖根源、明目标、找方法、定措施。要精准功能定位,精准承接产业,精准打造平台,在北京(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取得新成效;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项目全程管理,加紧项目前期谋划,在项目建设上取得新成效;要进一步提升能力,进一步拓展渠道,进一步创新方式,在开放招商上取得新成效。



面向大海、干大事的曹妃甸人    蔡律摄

 曹妃甸是干大事的!干大事就是破除一些体制性障碍,扩大开放,引进海内外优质资源,曹妃甸区决策者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推进对接产业转移的方向、路径和重点,吸引更多产业、技术、人才聚集,以打造河北第一经济增长极为目标,努力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崛起”。按照唐山市委、市政府“加快以曹妃甸为龙头的沿海一线在全市率先崛起”的总体要求,曹妃甸以项目建设统揽各项工作,积极主动与北京各部门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沟通对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对外开放打开了新局面,顺应大势谋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曹妃甸按照“合作共建、先行先试、产业互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主动融入,不等不靠,全力打造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

  蔡律   201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