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A经历过两轮大跌至2850后,随着道指强势攀上10月线后,沪A之强势补涨表露无遗,即成功地攀上60日线。
与早前的八卦值相比,道指、沪A均已经超越。
沪A、道指能否成功地摆脱转跌趋势,显然取决于11月份。
通常来讲,由于本月全球股票呈现出上涨月,那么11月初应该有一个上冲动作,即下月初的高点要略高于本月的高点,而形成长线级的背离趋势。显然,下月初的上冲动作并不能代表11月就是上涨月。
用一个月的时间来预判此后的趋势,那么忽略了周线级别对于股市的早期预判。故而11月的第二周的运行工作就至关重要。
倘如11月第二周呈现出一根大阳,那么道指再创历史新高在所难免,因为相应的月线级上方就呈现出一根阳线,而彻底摆脱B浪反弹的压制作用。此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原因就是因为奥巴马接管美国时正处于金融危机发生期,注资不少;在某种意义上讲,奥巴马的成功当选就是华尔街人的成功当选,故而指望奥氏周期,道指转入到C浪暴跌期可能会成空?
倘如11月第二周收出一根大阴,那么道指转跌概率大增,其C浪下跌路就在前方,毕竟道指基于“6469”以来的上涨周期太过漫长。
当然,也不排除道指11月呈现出小阴、小阳格局而其后面临着重大的方向性选择。
沪A由于经历过两轮大跌,从熊市角度来看,已经运行于C浪空间里。但在C浪运行过程中,并不表明它不做反弹,就像中国橡胶一样,虽然经历过6个下跌浪,但每个跌浪后都会做一定幅度的反弹工作。
故而密切关注道指短线的、中线的、乃至长线的方向性选择,对于沪A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上周末虽然管理层再次推出双降工作,但商品领域仍然依然故我,从115.68跌至113.99,显然“释放流动性”说辞并不严谨。
对于商品而言,之所以再创调整新低至113.99,是因为一些品种补跌工作所需,更重要的是石油(美国的)跌穿了危机后的低点40.11至39.53。
当一个市场,一个极其重要的品种之表现,显然具有引领性工作,而石油又被称为工业血液,故而它的表现对于其它品种而言,就是榜样。
结果中国商品领域里的玉米早期就极具抗跌工作后就展开强劲的补跌工作。
俺唏嘘记得,当玉米冲至2535(2015-3-11)过程中,专家们则讲战略储备之重要性。那个时候俺就想起来了,管理层在对棉花于每吨20400元处曾搞托单之事时则讲保护农民种棉积极性。
但最终管理层放弃了托棉工作,结果今天的棉花跌至11705。相当于托单而言,下跌42.62%。
当管理层放弃托棉工作时并没有同步放弃托玉米之工作,结果玉米就显得高处不胜寒,让下游加工企业亏损累累,它们只好弃玉米加工工作;当玉米托价工作仍在继续时,一些农民就放弃种值棉花、豆豆工作转种玉米。
可想而知,下游放弃加工,加之玉米增加产量,高库存在所难免。结果玉米强势补跌(单边下跌)就此展开,它从2535跌至1788,跌29.46%,而呈现齐亏状态。
齐亏状态除了玉米链之外,黑色系列里也表露无遗。
生产铁矿石、螺纹钢、三煤(焦炭、焦煤、动力煤)的,以及相应的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等,也是亏损累累。
熊市路漫长,在商品领域体现得最为充分。
有色系也好不到那里去。
铅、锌、铝、铜。
其中铝表现最差,最新低至10360元/吨,危机低点10118,仅差3.76%就达到美国石油之表现。但为什么铝没有达到美国石油的水平,可能缺乏霸气,故而超越美国石油水平:没门?
虽然,商品熊途漫漫,但仍然可以消灭空头的,因为超卖后的反弹力度也是挺可观的。不排除商品本周筑底成功,搞一轮反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