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国庆节后,A股市场一改之前的低迷态势,走出了快速向上的牛市行情。当大家都沉浸喜悦之中时,本周三(昨日),A股市场却在盘中出现了大跳水的走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大跌了104.65点,跌幅达到3.06%;深证成指大跌了681点,跌幅更是高达5.87%。至于中小板指数以及创业板指数,则分别下挫了5.89%以及6.63%。
对于昨天股市的突然杀跌,专家们表示,A股向来难逃“逢会必跌”之魔咒。就是每逢有重要会议召开,股市大多都会出现先涨后跌的行情。其实,仔细分析你会明白,A股通常受到重大会议召开的影响,在会议开始之前会有不错表现,而当重大会议正式召开了,利多出尽是利空,获利筹码趁机出货,股市因此而下跌也不足为奇。这反映出市场主力的快进快出的短线思维。
事实上,A股市场除了“逢会必跌”魔咒之外,还有其他三大魔咒:“中石油魔咒”、“期指交割魔咒”和“基金持仓量的88魔咒”。很多老股民每逢遇到这些魔咒,都会不寒而栗,不是减少仓位,就是空仓观望。当然A股市场传说中的四大魔咒近年来也并非像传说中的那么灵验。
不过,笔者倒觉得,与其相信这些魔咒的威力,更可能是空方利用中小投资者的恐惧心理,刻意在特定的情况下连续主动砸盘,进而引导市场形成惯性思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的“魔咒”,使投资者闻之色变。对此,我们对剩下的三大股市魔咒一一进行解析:
首先,在A股市场的四大魔咒中,排名首位的当属“中石油魔咒”,每当中石油放量拉升之时,这就意味着大盘短跌下跌,长线趋势可能已反转,中石油俨然已成市场的反向指标。道理很简单,就是市场主力一边靠拉升中石油、中石化等权重股,制造假像来稳定指数,另一边掩盖其在其他股票上大量抛售筹码的行径。
众所周知,中石油是中国股市的权重股之一,其A股流通市值达2.17万亿元(21日收盘价为8.92元),相当于A股总流通市值的5%。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石油流通A股多达1619亿股,但剔除大股东中国石油集团的持股(1580亿股)后,A股的实际流通量仅有39亿股。
这就意味着,谁控制了中国石油39亿股的自由流通盘,谁就可以撬动中石油2.45万亿的总市值,从而影响股市。
再者,“交割日魔咒”也称为“到期日效应”。我们一般称“到期日效应”,指的是在股指期货最后交易日(即交割日)当天,因股指期货到期的原因引发的期货和现货成交量和波动率发生扭曲的现象。
相关研究发现:在所有指数衍生品合约同时到期日的最后1小时,会出现异常大的交易量和较小的股价波动。在到期日收盘前的最后半小时,股票的交易活动显著降低,在到期日开盘阶段显著增长。不过,“到期日效应”在海外市场并非普遍存在,
笔者认为,是否发生“到期日效应”,根本机制在于股指期货的交割结算价是怎么确定的,股指期货最后交易日是否与现货市场交易活跃日正好相重叠,以及股指期货到期日与其他衍生品是否同时到期等因素决定。台湾股指期货的交割结算价曾经经过多次修改,实现了消除“到期日效应”的目标,因此说,股指期货是否发生“到期日效应”的关键在于其交割结算价的制度安排。
研究显示,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交割日期现货价量表现正常,并不存在每逢期指交割股市大跌的现象,也没有出现所谓“魔咒”现象。作为一个新事物,股指期货市场没那么多“阴谋”,市场参与者应理性客观地予以评价。所以,股指期货交割日的涨跌,主要还是根据市场需要而波动,与股指期货交割日的影响并不大。
最后,88%魔咒为何如此应验?所谓88%魔咒,就是当基金的仓位水平达到88%左右的时候,A股市场往往会出现大跌,基金仓位成了股市的“反向指标”,当基金的平均仓位远高于历史平均80%左右的水平,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仓位水平甚至逼近或超过了“88%魔咒”临界线。近几年来A股市场“88%魔咒”屡屡显灵。
从理论上讲,“88%魔咒”是存在的,是A股市场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尽管全流通后,基金在A股市场的地位大不如前,但如果仅从存量资金角度来看,掌控数万亿资金流动的基金依然对A股市场的走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基金仓位的变化常被视为A股的风向标。
历史经验显示,在基金仓位由低变高时,基金挂出的大量买单会不断推动A股上涨,而当基金仓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其买入能力已近枯竭,善“见风使舵”的投资者会抢先一步落袋为安,高企的股价出现回落,市场开始由涨转跌。
笔者认为,按照基金管理的规定,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上限是95%,下限是60%,也就是说目前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已逼近“天花板”。而作为A股市场的主力军的基金的仓位都已经顶了天,已经没有多少资金可以入市,那后市下跌的概率自然就会很大。
当前A股市场存在着四大魔咒,让投资者闻之色变。但事实上,这些魔咒有的是市场主力在特定情况,刻意砸盘,给市场形成习惯性思维所致;也有魔咒只需修改交易规则就可消除,更有些魔咒的存在是有其内在原因,投资者可以以此来作为对未来股市涨跌趋势的参考。所以,投资者不必对所谓的魔咒过于在意。
9月M2增速为13.1% 如果扣除GDP增长6.9%,中国隐性通胀率为6.2%,而银行基准利率为1.75%,如何对抗通胀? 财经专家推荐,投资理财范, 该公司刚融资2.1亿,让您投资安全又放心注册就送2万元体验金,给您15%年化稳定收益!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