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本上杜绝PPT创业公司的出现!


要投资,先学会鉴别科技和魔法

 

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亚瑟·克拉克曾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事实的确如此,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能做很多过去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有很多人把本来就是魔术的东西说成科技。比如说“水变油”这样的谣言迄今为止仍在我们的朋友圈里面流传。从基本的科学原理就能判断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东西,但依然有很多人相信。尤其我们这些年做投资时,更是听了太多不同的人讲的不同版本的“水变油”的故事。所以,我们一方面希望吸引最先进的科技来提高我们的制造水平。另一方面,在实际执行当中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将那些“水变油”的项目拒之门外。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国内情况为例,虽然中国的科学家可能在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提供上还有落后的地方,但是至少他在本领域里面,他对相关的前沿科技是有足够的鉴别能力的。像“水变油”这种故事,请一个化工专家就能比较容易地鉴别出这个事儿是不靠谱的。所以,投资时一定要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技术进行评估。

 

另外存在一个信息对称和信息沟通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无知、愚昧都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坦白地说,我们有语言障碍,国外是英文,再加上我们的互联网相对来说又封闭一些,所以我们对国外先进科技的了解还有很大的欠缺。所以,我们在致力于把国外先进科技系统地介绍进来。

 

系统性介绍要求我们一方面能够转化成生产力,即能够转化成产品或商业价值的科研。国外科研也是分基础性科研和应用性科研的。应用性的科研转化后往往跟企业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美国各个高校往往是应用性科研的源头。这些高校为了让应用性的科研更容易被转化到公司手里,都专门成立了科技转化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工作就是协助科技转化,找到好的公司,鉴别公司实力,再择优签约,促成科技转化的实现,并且跟踪这些转化,直到实现收入。这些收入又能反馈给高校,让高校有更多的科研经费投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据我们所知,科研知识产权转化后,赚来的科研经费一般是教授、高校、知识产权办公室各占三分之一。其中美国稍好点的高效知识产权办公室的编制往往是三四十人,人员运营成本是很大的,所以也要拿三分之一的科研经费。

 

美国知识产权的转让策略

 

AUTM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协会中文名是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早在80年代开始就对促进知识产权尽快商业化,提升对社会的贡献,做过很大的推动。大名鼎鼎的《拜度法案》是在AUTM协会当年的主席积极推进下才得以通过的。他们围绕《拜杜法案》的事务越做越强,已经形成了一套良性循环,专利转让费用足以支持他们扩大规模。现在他们负责协调各个高校做知识产权转让的人,帮助他们向社会转化知识产权。

 

我们很荣幸能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也是迄今唯一的一家去赞助AUTM协会的企业。从去年开始,我们打算持续赞助AUTM,并跟AUTM谈更多的合作,借助它现有的系统形成一种桥梁,使得它先进的知识产权为我们所知。

 

通过这个桥梁,好的公司从这儿拿到知识产权,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线索找到更先进的公司。这样一来,我们是两条腿在走路,一条腿希望有产业政策扶植,能够使得好公司,尤其拿到先进专利的公司进入中国,和我们的制造业对接,加入它的开放式生态环境。

 

另一条腿,我们了解到高校在研发哪些先进科技,哪些专利是可供转让的,我们可以直接介绍给中国国际化能力很强的企业直接加入到产品转化中来,比如联想、华为这样的公司。

 

比如MIT著名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下面设有40多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教授带着进行前沿应用的研发。实验室负责人很自豪地说,跟美国高校的其他机构还拿政府科研基金不同,他们不拿MIT一分钱,所有经费都是自筹的。而且一年的运营经费出乎意料的低,整个媒体实验室的全年运营费用只有四千多万美金,平均一个实验室一百万美金,但每个实验室在各自领域的科技绝对是最前沿的。

 

我曾跟湛庐文化一起去拜访过MITMedia Lab著名的孔特兰教授,他是可穿戴之父,十年前就在研究可穿戴设备。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有公司十年前就赞助他,也许只要一百万美金就可能让中国的可穿戴设备站在世界最前列。所以,跟我们能够拥有的专利知识产权巨大的收益和回报比起来,这个代价并不大。

 

中国应该怎样和世界接轨

 

通过这些经历,我们一方面希望介绍国外的相应机制,相应系统,让更多的中国人跟他们产生联系,把更先进的东西拿回来。另一方面,希望国内给政策扶植,主要对拥有先进专利的外企进中国合资时,给它们政策的扶持。

 

这就需要鉴别哪些企业真的拥有先进专利,防止被骗。坦白讲,我们这些年做投资,尤其在中国发现,因为中国招商引资政策,所以实际上有很多留学生回来,他讲的故事要么是魔术,其实不是科学。但是因为我们招商引资的这些人的科学实力不够,又缺乏一个系统的评估,所以往往会上当。或者,发明是真的,但是回来的留学生并不拥有专利或知识产权的授权,他是讲别人的故事。

 

所以首先应根据国内相应的政策,形成有一个相应的评价系统。然后建立一个红名单,对已经鉴别出来确实拿到了先进的高校知识产权转让授权的公司整理成一个数据库。当国外的公司到中国来合资,政府可以很容易查到。首先研究它在不在红名单这个库里面,如果在其中,名称、CEO、联系办法都真实无误,就赶紧欢迎吧。

 

但我们并不能保证国外所有的先进专利、先进公司都被一网打尽。某些企业有保密措施,不希望让外人知道它获取了某个先进专利的授权。此时我们可以把它的信息反馈给它声称得到授权的那家高校,然后我们去找知识产权转让办公室查询,如果是真实的,即便不在红名单,我们也可以把它补进红名单,并给它提供技术支持。

 

现在中国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我们可以依靠现有的一个系统对政策做简单调整,就能建立一个好的执行机制。国外已经有这套系统,我们只需进行模仿就可以迅速形成一个鉴别能力。这种时候,我们就能对先进科技的理解偏差就会减少很多。

 

如果这个知识产权得到了这样的扶持,就能实现迅速的成长。我记得美国曾做过一个评估报告,认为高科技对世界GDP的贡献至少是二分之一。所以,高科技的价值再加上制造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当所有这些东西结合在起来,未来的科技必然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