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
中国原油现货周一(10月19日)收跌63人民币,跌幅2.90%,报2235元/吨。中国经济放缓担忧再度升温以及伊朗有望于年内解除核协议令油价承压,美国汽油期货价格今日暴跌进一步加大了原油价格的跌幅。中国原油现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2225元/吨。
消息面: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3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6.9%,超过分析师预期的6.8%的增长,但差于第二季度7%的增幅。3季度GDP环比增长1.8%,市场预期的增长为1.7%。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放缓至自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以来最慢速度,增加原油需求担忧。
美国和欧盟EU周日双双采取正式的法律措施,一旦伊朗满足与全球大国签订的核协议的条件,双方将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这些法律举措不会立即生效,但巩固了自7月签订核协议以来取得的进展。若要这些豁免条款生效,伊朗必须向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证明,该国已经像承诺的那样限制核计划。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Roknoddin Javadi表示,伊朗有能力在制裁解除后的1周内将原油日均产量提升50万桶,并在2021年提升至470万桶。
由于有迹象表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未来数月将保持稳定,美国建筑商信心指数走高,创下近10年以来高位,主要原因是美国劳力动市场就业岗位增长稳固,经济持续上行,加上贷款利率低等因素,被抑制的需求得到释放,表明房市这一重要经济领域增长动能强劲。由于日内市场风险偏好稳定,美元指数维持反弹,美元走强令油价承压。
欧盟统计局Eurostat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季调后建筑业意外下滑,或表明欧元区建筑业的复苏可能有所“恶化”。同时上周公布的一些列CPI数据显示欧洲整体通胀情况不佳,为欧元区通缩风险增加了一分担忧。欧洲整体经济复苏形势堪忧将拖累原油需求复苏步伐。
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最新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幅大于预期,为756.2万桶,是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升幅。主要原油交割地,俄克拉何马州库欣地区库存增长112.5万桶。此外,精炼厂日均产出下降29.2万桶,利用率下降1.5%,至86.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9月份原油产量量环比增长11万桶,至每日3157.1万桶,创2012年以来最高,该组织过剩产量达到每日近200万桶。OPEC日均产量自去年11月开始实施高产策略以来已经提高了近150万桶。据悉9月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伊拉克以及其他较小产量成员国,伊拉克今年9月的原油日均产量在391.2万桶,较去年同期的333.6万桶增加。此外,沙特原油产量自6月触及日均1056万桶的纪录高位后一直相对稳定,9月原油日产量为1022.5万桶,仅比8月下降约6万桶。沙特9月对市场的原油日供应量为1026.0万桶,环比增加约7万桶。油市供应过剩基本面局面暂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技术面:
原油从日线上来看,隔日收阴回吐上周五涨幅,油价回落到布林中轨2240一线,10日均线受到牵连向下弯曲,附图MACD双线死叉成型并小幅放量,RSI发散至弱势区域,整体呈现出空头稍稍占优的局势。亚欧盘原油看跌,反弹关注2250阻力,下方关注2200支撑。
今日关注:
08:30 澳洲联储公布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14:00 德国9月PPI月率、瑞士9月贸易帐
16:00 欧元区8月季调后经常帐
20:30 加拿大8月批发销售月率、美国9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及9月营建许可总数
21:00 纽约联储杜德利及美联储理事鲍威尔发表讲话
23:00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美国劳工部入会仪式上致欢迎词
次日04:30 美国至10月16日当周API原油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