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在两个世界自由切换(10月19日)
关键词:成功 两个世界 生活感悟
在年轻的时候,总是认为心在远方、理想高远的生活方式才是有出息的人生,那种混迹于山水之间,居无定所的游侠生活,也是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方式,长大了才发现,自己的生活轨迹、人脉圈子以及所涉及的领域都是被限定的。
自己在被限定的状态中,总是会有被束缚的不自由之感,想冲出去却发现外边的世界很陌生,陌生的世界所带给自己的只有焦虑不安与迷茫恐惧。但长时间地“原地踏步”,总是心有不甘,图谋突破。这种周而复始的情绪切换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内心的激情逐渐冷却,敏感的神经逐渐麻木,自己也逐渐迟钝并老去。
工作一段时间想着放假的自由洒脱,在假期之中却又担心本职工作被耽误,自己被那个世界边缘化甚至替换,最终被淘汰出局,那种心情让自己感觉还是在工作状态之中才能找到安全感。
正常的情况往往都是这样的:在外边久了就会疲倦,会努力踏上归程;在里边呆的久了就会不甘,想着走出去闯荡世界。在里边的时候想冲出去,在外边的时候想冲进来。冲出去之后觉得不安全、没着落,冲进来之后觉得不自由、不甘心。
粗浅地看,我们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这两个世界很难统一。你是活在自己的心中还是活在别人的眼中?你到底是活在哪个世界里?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
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呆的久了,总是会有怠惰与慵懒之感,会让人感觉颓废,甚至与别人格格不入。诸如社交恐惧症,或者是多思多虑之下,会被思绪束缚住手脚。想的越多越恐惧,恐惧会让人想的更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在别人的世界中呆的久了,又会有疲惫与无助之感,似乎自己成为别人的附庸,缺乏自主性,似乎一切都不是自己的,自己仅仅是会走动的躯壳。
内部世界可以很自我,外部世界却是很无奈。能做到两者自由切换,可以让自己感受到自由。你是以出世之精神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以入世之态度感受别人的需求,这是矛盾的。人就是活在两条线之间,在两种极端之间的游移之中微调。
励志的人总是认为懒散的人是在浪费时光,习惯慵懒的人却认为那些辛勤奔忙的人缺乏生活情调,不知道其实时间是可以被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的。
即使饱受诟病,但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的人却不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光,在他们看来,判断到底什么才是浪费?那要看你是生活在哪个世界里,以什么标准去批判!你可以生活得很率性,可以做自己的故事的主角,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做事;也可以一辈子做别人的提线木偶,成为别人的故事里的配角。
人的情绪往往是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徘徊,自信是因为看到了一己之长,自卑是因为感觉到无奈无助。自信之下会膨胀,并采取激进的行动态度,自卑之中会收缩,并采取保守稳健的态度;就像在感觉饿的时候会补充营养,在吃饱了之后就寻找各种方式进行能量消耗。
在外部陌生而广阔的世界中,人很容易迷路,并由此而陷入焦虑与恐慌,人的内心世界即使是方寸之间也是容易迷路的。人不可能完全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中,自闭、抑郁、妄想等等,都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走不出来所产生的危害。
人的状态也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假如不能同步推进很多事情,就只选择某一件事情;假如不能做到轰轰烈烈,就做到默默无闻;假如无法自主操盘,居于从属角色也可以让自己心态平和;假如做不了老大就做老二,做不了老二就做幕僚,做不了幕僚就做普通职员。
人可以想大事,也必须能做小事;有胸襟有格局,同样也可以很自主很务实。收放自如的生活虽然是值得提倡的境界,但基本上只是一种梦想。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达到那种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是如何能达到却是需要悟性与境界的。
对于那些自己所无法左右的事情,还是不要过于纠结。如果你给自己设定了非此不可的角色与目标,就很难进退有度。但是假如把心胸放开,就没有什么是实在过不去的。
不管明天是什么样的,每天都照样过。只要心里没有压力,就可以活得很洒脱,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自我放逐与自弃,而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智慧。
贾春宝
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