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唯利是图当严惩


    8月26日,海通证券、方正证券、华泰证券及广发证券等四家上市券商分别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天有四家上市券商公告被立案调查,这在近年来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四家券商均“涉嫌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违法违规行为”,说明其违规行为或“高度一致”。对此,市场质疑所谓的违规行为,可能是相关券商违规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而海通证券相关人员则表示,公司这次被调查,与接入外部交易系统的部分客户账号进行场外配资等有关。若此,这四家券商受到监管部门的立案调查完全是咎由自取。而且,对于券商明目张胆的违规开展两融业务或配资业务,监管部门理应对其进行严惩。

    去年7月份启动的牛市行情,在今年6月15日开始发生“转折”。股市出现暴跌,恒生电子的Homs系统等成为千夫所指。但不管其成为“替罪羊”也好,或是暴跌的罪魁祸首也好,恒生电子Homs系统接入的场外资金至少对股市的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除此之外,相关券商违规开展两融业务,其实也扮演了“帮凶”的角色。

    事实上,券商两融业务中的融资业务,在股市上涨过程中会发挥着助涨的作用,而在下跌时会产生助跌的效果,这与恒生电子Homs系统的场外配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问题在于,因为相关券商在开展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规定,某些本不具备资格的投资者,也能参与融资融券业务。一方面,这部分资金会加剧市场波动,放大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无形中也将不具备两融资格的投资者置于巨大的风险中。

    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四家券商,问题的核心在于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把监管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视同儿戏,更何况其还属于上市公司。而且,由于某些券商融资杠杆比例并不低,在股市暴跌的背景下,有可能引发融资盘的平仓行为,进而加速股市的下跌,其引发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

    毫无疑问,四家券商出现违规行为,利益才是最大的驱动力。但券商作为市场的中介,却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因为利益而违规。在这方面,券商的教训是深刻的,国内整个券商行业也曾为之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发生在十年前的券商整顿潮,可谓是券商行业的一次豪华“洗礼”。即使是像南方、华夏等这样的大牌券商,因为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最终均不得不黯然“退出”了证券市场。通过此次整顿后,国内券商行业的发展才真正步入稳健的轨道。此后,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券商行业的创新业务不断推出,甚至每年都会召开券商的创新大会,券商也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

    因此,今天券商行业的发展环境来之不易,也就更不能容忍券商的违规行为。客观上,监管部门声称对违规失信行为“零”容忍,不仅仅只针对上市公司,针对市场上的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对于券商亦同样如此。

    笔者以为,严惩相关券商的违规行为固然是应有之义,但对于同样存在类似违规行为的券商,监管部门同样也不能放过,否则不仅对这四家券商不公平,对今后被发现后遭到处罚的券商亦难言公平。不仅如此,既然监管部门制订了相关的游戏规则,而券商为了利益竟然置之不顾,那么就有必要让其付出代价,这既是为了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更是为了严惩违规者,警示后来者。而这,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