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中国科学家因发明青蒿素提取方法荣获诺贝尔奖,市场为之一片欢呼,资本市场开始解读诺贝尔奖的炒作机会,但笔者在昨天晚间和今天均指出,中药板块与青蒿素炒作与获得诺贝尔奖有关,但是中国作为青蒿素发明者,受益程度很小,更多的是一种概念炒作,一旦涨停打开,走势难以预料,因此并不赞成追高操作或追涨停板。
从今天走势看,龙头个股昆明制药打开涨停板,换手率创出新高,大单资金截至目前为止逃出超过7亿元,其他个股如白云山已经出现泛绿,下跌接近2%,显示上涨乏力迹象已经较为明显,虽然不排除后市有震荡机会,但大的上涨趋势已经难以确立。追高买进者可能面临短期高位套牢。
笔者趁着午盘休息机会,翻看了一下有关评论,大多认为青蒿素炒作将如火如荼的展开,并出现付费提供龙头个股的炒作机会,但市场就是市场并没有因为股评家的热情而出现连续一字涨停,仅仅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这就造成一些狂热追捧题材股概念股的投资者造成巨大伤害。即使付费获得投资机会也难逃短期亏损命运。
笔者认为从普通投资者角度看,固然要看股评家和券商的一些研报,一些荐股报告,但是我们心存一份警惕之心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防止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荐股报告行使股价操纵之实,避免落入抢帽子交易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光看人家的结论是没有用的,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资本市场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市场,有好的稳赚不赔的投资标的,人家干嘛要免费赠送于你,自己直接投资不更好吗?因此更要看人家所摆的事实和逻辑推论是不是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关注推导过程是否符合自己的逻辑才是问题的核心。
笔者进入股市已经有一定年头,但从来不会请教别人推荐好的股票,也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更不看名人们所谓为你画出某某天走势的标题党文章,更不看十倍股之类噱头十足的文字,既然你能画出明天走势,自己投资期指不就是十拿九稳,何必多费口舌再次瞎混,既然十倍牛股,何必与你分享。
笔者始终遵循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多看新闻,多收集信息,多作系统分析,少参与炒作,更注重公司基本面,虽然短期可能套牢,但只要公司能保持高速增长,时间长一点总是能够通过内生性增长获得收益。虽然收益不如参与热点炒作,但亏损几率较小,也符合我等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者。
以青蒿素为例,青蒿素只是抗疟疾药的一个上游产品,并不是医药制剂,利润率相对比较微薄,而抗疟疾制剂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仅诺华制药就占据了7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虽然有医药企业获得生产制剂的许可证,但是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对有关企业受益程度并不大,据媒体报道,中国抗疟疾青蒿素制品只能在私人药品市场内流通,市场占有率只有10%。而国内提炼青蒿素的企业却是不断增加,形成恶性竞争氛围,所有没有形成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即使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但相关企业要产生效益并非易事,而股价上涨最终要靠业绩支撑。
另外作为概念炒作,与整个市场氛围和走势有关,处于牛市环境,投资者追涨热情相对较高,大资金才有足够大的胆气连续推高股价,而现在中国股市处于牛皮市阶段,投资者信心较为低迷,追高热情并不高涨,炒作主力也是心有余悸,深怕拉高股价没有人高位接盘,自己成为别人的解放军,作为题材股炒作,自然需要一定的资金优势,这往往牵涉到各种交易手段的运用,与股价操纵总是脱不了干系,而现在管理层死死盯着股价操纵不放,并加大处罚力度,面对1-5倍的罚款,就是胆子够大的游资大佬也是心中不踏实心里直打鼓,万一被证监会盯上,就会落一个偷鸡不成蚀好几把米的悲惨下场,自然不敢肆无忌惮,只能适当捞一点就走。
青蒿素诺贝奖炒作短期或许告一段落,追高投资者也将面临短线亏损,概念炒作留给市场一地鸡毛居多,留给投资者伤害居多。
投资股票炒作难免,炒作也要与市场大环境相结合,不顾市场大环境抱着老套路参与其中只能是刻舟求剑式的失败,但是过度脱离基本面的炒作绝大多数没有好结果,笔者作为一个无名小散,主流方面依然认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虽然人心贪娈弱点难以遏制,也会遭遇损失,但是更加倾向于理性投资,因此不会贸然相信市场标题党的文章,那就是哗众取宠,甚至就是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