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的闹剧(一)


“叫魂”的闹剧(一)

 

1768年初,浙江省德清县。石匠吴东明率领一班工匠重修东门外被洪水冲毁的石桥。农夫沈士良请他帮忙,要求将一张写着两个人名字的纸条贴在木桩的顶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强化打击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夺去那两人的魂魄。这这种做法叫做“叫魂”,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妖术。事出蹊跷,吴石匠将存心不良的沈士良扭送到县衙。

德清县有人“叫魂”的谣言传开了。有一德清人在杭州夜出,无端被指责叫魂,被殴打并扭送县衙。事态进一步扩展。在萧山,四位和尚被诬陷剪辫,被暴民殴打,被衙役敲诈,被官府拘押。在苏州,三位乞丐也遭此厄运。在胥口,又有和尚被诬叫魂。皇帝从绝密的信息渠道到得杭州、苏州一带闹剪辫的信息。但是,这些事件没有得到地方官府正式的报告。皇帝对相关官员加以谴责。地方官员没有大张旗鼓对付剪辫事件,因为剪辫本身子虚乌有。但皇帝从中看出的是地方官员的掉以轻心和玩忽职守。地方官员在皇帝的盛怒之下觉醒。为迎合皇帝的意愿,各地加紧防范和控制。山东巡抚富尼汉最为积极,山东也就出现了最多的剪辫案。

在地方官员努力下,剪辫成为一场大规模的谋叛活动,它有着缜密的组织,完整的计划,庞大的规模。虽然是暗流涌动,却也是汹涌澎湃。追查和缉拿妖首的工作在各地展开,而案件也随着防范和追剿的扩展而扩展。各地不断接到剪辫的指控,不断抓获剪辫的妖人。事态在不断发展,剪辫事件从浙江、江苏扩展到了山东、河南、湖北,又发展到了河北,山西,甚至到了北京。哪里出现剪辫,哪里就出现围剿;哪里出现围剿,哪里的剪辫案件就增加。一场妖术大恐慌蔓延开来。

抓了一批又一批剪辫的妖人,他们大多是和尚、乞丐和流浪汉。无一例外地,他们都被平民百姓扭送到官府,都被衙役严刑拷打;无一例外地,他们一开头都否认剪辫,最后又无一例外地承认;而且,他们的供述都指向相同的那几个妖首。线索似乎越来越清楚,妖首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可是,进一步严查,却发现一切都是子虚乌有。嫌疑犯被押往北京审判,所有人都翻供了。

事情很清楚,这场剪辫妖术的大恐慌,其实是一场闹剧。

 

整个事件,最初还是与吴石匠有关。

德清县东门石桥被洪水冲垮后,有两只施工队竞争重修工程。吴石匠的队伍取得承包资格。德清县周围有两家寺庙,一是慈相寺,二是观音殿。从县城前往观音殿,需要经过东门。长期以来,观音殿香火旺盛,而慈相寺人烟冷落。有慈相寺和尚的世俗朋友觉得两只工程队竞争东门石桥工程的事件可以利用一番,以改变慈相寺竞争不力的局面。于是,慈相寺和尚通过各种途径造谣说,承包工程中失败的一方,在通往观音殿的路上施了法术,路过的人魂魄将被盗取。

工匠具有实施法术的能力的说法在民间一向广为流传,德清县有人施展法术叫魂的谣言就这样产生。沈士良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找吴石匠帮忙的。沈士良与母亲及早逝的哥哥的两个儿子同居一院。他的两个侄子忤逆不道,不仅抢夺他的钱财,还殴打他的母亲,也就是他们的奶奶。无奈的沈农夫希望利用妖术来制裁这两个不肖子孙。